圣人虚假,卿常至真

作者: 沐萱 | 来源:发表于2021-12-03 19:56 被阅读0次

      《茅屋几落》,唏嘘不已。

      柳长卿的一生跌宕起伏,我谨从以下三个角度剖析柳长卿的一生。

      人欲与人性

      柳常卿早年饱受贫苦之痛 ,日日食不果腹,周身补丁,他不甘,所以奋起,以数倍于常人的努力,打破阶级的束缚 ,被迫远赴偏远之地为官,依旧清贫,命运如此捉弄他,他却从不屈服于贫穷的五指山,十几载勤恳为官,终至破晓。再度进京,常卿用俸禄去添置锦衣品尝玉食时,却因“奢华无度 ”恐是行污受贿获罪。

      但常卿无过。从本质上讲摆脱贫困、追求富裕构成了常卿奋发的根本动力。人总是习惯性地将朴素淡泊与贤良之臣捆绑。但是,秦通过以军功爵制培育虎狼之师,纵横捭阖间横扫六国;反观明朝俸禄过低导致官员腐败现象层出不穷。宋明理学大放厥词“存天理,灭人欲” ,其后一大批表面为公、实则谋私的道貌岸然的道学家蜂拥而至。“文臣不爱钱,武臣不惜死,天下太平矣 ”过于理想主义,空口白话而已 。一般说来,文臣武将所以为官,一方面为财权,另一方面为天下苍生。达到“水仙花”与“面包”的微妙平衡,便已是太平盛世。

      但时至今日,拥有一栋别墅的袁隆平院士与佩戴名贵爱马仕腰带的钟南山院士之子却遭到键盘侠的谩骂与攻击。键盘侠们何以在抵制996、加薪、完善福利保险的呼唤中欢呼,却要求兢兢业业为国工作的伟大科学家只是奉献、不求索取 ?追求幸福本就是是每个人与生俱来的自然欲求,是本质的人性。现代社会中,合法范围内追求财富、向往优渥更应尊重。

    沉沦与救赎

        纯粹的好人、坏人并不存在,世界从不是非黑即白。同样常卿并不是平面化的圣人形象,而是丰富立体的常人。苦难的阴影从未在常卿如太阳般火热的胸怀中消散,他们在蚕食。直至常卿孤立无援后不得入派之时,终至爆发,虎吞“少年”之心。复仇心理驱使下的常卿,游走于盘根错节的官僚关系中,拉帮结派、官官相护,短短几年内,一路平步青云,成京城显贵。大权在握后,翻云覆雨,攻击敌党,醉于权力的游戏。老年之时,遭人忌惮 ,悻悻离朝。

      中央官吏眼见之景为繁华帝都,耳听之词为地方刻意喜讯,自是容易架空,所以当常卿返乡路上亲眼见到“朱红酒肉臭,路有冻死骨”般景象时,才寻回了那个与贫穷宣战的曾经。沉沦之后,终至觉醒,用半数家财扶贫济弱,进行自我救赎。俗话说“好了伤疤忘了疼”,人在远离贫困时 ,忘记了苦难滋味,从而忘怀了黎民百姓,恰似人在出城努力带来的优越后,忘记了初心,忘记了为何出发。于今而论,这恰是文艺作品要扎根人民群众、政府官员要从人民群众中来到人民群众中去的原因之一 。距离产生错觉、误解,设身处地、亲眼目睹才会感同身受。摸脑袋、拍桌子 、搞一言堂,而不去真真切切地调研,只会是海市蜃楼,虚然而已。

      铁屋

      个人选择决定性质,诸如好坏 、善恶、幸福与苦难;而社会环境决定程度,如幸福的上线与苦难的下线。怀着历史温情去看待柳常卿,可惜之外,又多少同情。常卿所处时空何尝不是吃人世界? 常卿确未坚守正道,悍然选择沉沦。可是,是嫌贫爱富之辈、结党营私之徒步步紧逼,是人情政治、双标社会掐断希望。“我本可以忍受黑暗,如果我不曾见过太阳,可如今太阳把我的寂寞照样得更加荒凉。”时代为寒门子弟开辟了摆脱贫困的出路,却在以中规中矩方式能行进的道路上任荆棘肆意丛生、任深渊随意坐落,公平的标尺荡然无存。

    常卿,卿常

      柳常卿,从茅屋几落而行,心怀千万落茅屋而终,但从非圣人,只是常人。寻常地装着锦衣玉食的憧憬,又庄重地装着寻常百姓的衣食住行,走一趟烟火人间,等一个盛世繁华。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圣人虚假,卿常至真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ulrmxr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