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厦门,最出名的景点就是鼓浪屿,但很可惜,上鼓浪屿,必须在网上买船票,几天前早己抢空,这次是肯定上不去了,只好望洋兴叹。不过厦门的景点还有很多。环岛路上的胡里山炮台就是一个理想的目的地。
从塔头到胡里山炮台大概四五站,到后先买票,大人可网定提前买,25元,刷二维码进。小孩半价。进去后就是夹于演武厅后墙与后山表演场之间的一个小操场,很多人在此驻足拍照或休息。我称之为衔接前中后的过渡场。


为了给大家讲明白,我把景区分为前,中,后三部分,分别是:前:离海最近的前山西洋炮台,中:作战指挥中枢演武厅和操练场,后:胡里山红衣大炮群(也是清军炮战表演的地方)。
从过渡场往左拐,就到了中部操练场和演武厅。


操练场约足球场大小,中间有一架大炮,甚是显眼,八方游客都在这合影留念。旁边还有租清军服饰的,20元15分钟。大儿子很兴奋,换了身盔甲将军服。
哇,我们家的大少爷手里握着寒光闪闪的宝剑,特别威武。他问我:‘’咋样,帅不帅?‘’
我说:‘’帅,不是一般的帅!‘’



这些的确很让人感到喜庆!
下面的图片是演武厅全貌,时间关系,二楼没去。

一楼正厅墙壁上是厦门海防图。其实厦门有很多炮台,但尤以胡里山炮台最大也最重要,素有‘’八闽门户,天南锁钥‘’之称,可见其扼厦门海的重要战略位置。


正厅两侧墙上有炮台重要筹建者福建水师提督杨歧珍的墨宝,文体隽秀工整而又刚正有力。


右手侧室是会议厅。7尊蜡像栩栩如生,还原了当时浙闽总督会同福建水师提督商讨海防大计的情景。

休息室内的梅花图也引起了我的注意。原来画家是杨歧珍的前任福建水师提督彭楚汉。彭原是曾国藩湘军中的悍将,平定太平天国后任福建水师提督,一生酷爱画梅。我驻足欣赏了两分钟,的确为难得的臻品。

两任水师提督都是书画家,皆悍将儒风,不禁让人更生敬佩!
穿操练场往前就到前山西洋炮台了,这可是景点的重台戏,因为这里有一尊重达80多吨的克虏伯大炮。由底座看它是可以360度旋转的。山前还有几尊西洋小炮,游人如织,想不和别人合影都难。炮台的地下室有关于炮弹和大炮发射的演示与介绍,对军事发烧友绝对是超解渴的。






这里给大家讲点趣闻。克虏伯的外文名是krupp,德国公司,中国人为什么给他这个翻译呢?
原来,克为攻克,克敌之意。虏是对蛮敌的虐称,伯则是老大的意思。可见当时的政府是对该大炮寄予厚望的。而其实这门巨炮真乃神炮。因为它1937年日寇侵略厦门时首次开炮,就一发就击沉了一艘日舰,余舰见势不妙,掉头鼠窜。可见其威力之大。
前山炮台也是绝佳的观景台,吹着海风,遥望大海,及岸边的现代建筑,尤其是落日余晖下的厦门双塔世茂大厦,感受着历史与现代文明的碰撞,我不禁感概,赋诗一首,曰:
天南锁钥古炮台,
昔日雄风烟消散。
庞然巨物今犹在,
百年沧桑落尘埃!



是啊!岁月造就的是沧桑,但也是永恒!
下午五点,后山清军炮战表演,好不热闹。我们也闻声而去。天气晴朗,万里无云,沿山的红衣大炮群,不见了往日威严,像是在平静地诉说往曰的屈辱与哀怨。
后山的清军表演很是壮观,人头攒动,热闹非凡,也给游客们带来了很多兴奋和喜悦!
好了,写累了,下篇见。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