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打架了,打架了!”走廊里几个学生喊着往办公室跑,八班有人打架了,八班班主任闻声跑过来了解情况。
青春期小孩打架的理由可以简单到不可思议。听其他同学叙述完情况,班主任差点都气笑了。王笑笑出教室时瞅了一眼站在门口李乐乐,结果李乐乐很不屑地翻了她一眼。好吧,王笑笑就骂了李乐乐,李乐乐很生气,上来踢了王笑笑一脚。
这骂人的王笑笑,班主任多次批评教育还是没改掉骂人这个坏习惯。踢人的李乐乐是新转来的,也是个挺能惹事儿的主。过程清晰简单,王笑笑一句骂被踢了一脚,看样子也不严重,班主任一番询问加批评教育,事情就这样过去了。
然而,快上课的时候王笑笑却不见了,班主任与家长取得联系。家长说小孩在学校,刚才给她打电话了。班主任一听人在学校能够联系家长就好办了。
“小孩在门卫打的电话吗?你先让她回教室再说吧。”
“我不知道在哪里打的电话,以前也用过,好像是学校里的固定电话。”
班主任心里笑了一下:“小孩带手机来了学校,护孩子反应速度可真够快的。”
这不是重点,先装糊涂:“她戴电话手表了吗?你联系一下。”
“好的,老师。得让那个男生公开赔礼道歉,骂一句怎么了,踢人就不行。”
好吧,不是善茬。
“踢人是不对,一会儿来了我调查调查再批评教育,家长觉得需要亲自来学校吗?”
“不用不用,赔礼道歉,保证不再欺负人了就行。”
王笑笑回教室了,班主任又是一番批评教育,李乐乐道了歉。王笑笑冷笑一声:“老师,他道歉还翻白眼,我不接受。”
事情不严重,小孩之间的小打闹让李乐乐赔礼道歉就可以了呀。班主任还是把问题想简单了,礼赔了歉道了,可是事情没有完。踢人的学生家长电话赔礼道歉并要买礼物带孩子前去当面道歉。
“我们不接受道歉,小孩道歉态度不诚恳,派出所见。”王笑笑家长不依不饶。
“带孩子去医院检查看看吧?真不好意思哈。”
“不需要,周一派出所见。老师处理的我们不接受。”
王笑笑家长非要从重处罚严肃处理不可,又要报警又是公安的。期间给班主任打电话把事件定性为校园暴力。班主任既无语又无奈。
“派出所处理的话,这个事情超出我的权限,你们双方家长沟通就可以了。”
“派出所连这样的事儿都处理,能忙得过来吗?”
遇上这样的家长,班主任周末接电话接得很糟心。好在不需要班主任处理了,就是纳闷儿派出所会受理?
“真是有点过分了吧,要么不了了之,要么还得来学校找我评理。随它去吧,见招拆招儿。”
二
周一早上一上班,王笑笑家长打电话给班主任了,要来学校处理事情。
“可以,约个时间吧,你们双方家长都来我再出面,不单独见。”
约定的时间到了,双方家长先后到达指定楼层,人齐了,班主任接了电话来到门厅,请家长进谈话室。
班主任面对双方家长居中一坐:升堂。
“双方家长都到了,我先说几句,今天你们找到我这里那就是来处理问题的,不是来吵架的。本着互谅互让的原则,我们成年人先达成一致再叫俩小孩过来,怎样?如果达不成一致,就叫他们来,在孩子面前吵起来不太好。不一致你们可以自行解决,我的权限仅此而已。”
双方家长都点头认同。
“好,那我把过程梳理一下,你们也大概了解过了。”
过程简介一番,重点梳理两小儿各自过错和处理问题的冲动和不理智。
李乐乐家长主动套近乎被制止:“今天你们是来处理孩子打架的,不是来联络感情交朋友的。”
双方家长达成一致,李乐乐家长当面赔礼道歉,然后把俩小屁孩叫到谈话室。还好,成年人一致了,小孩子的问题就好办了。
王笑笑家长觉得自己吃亏多,抛开原因,威胁了李乐乐,如再有类似事件就不客气了,直接找人打回来,有人有势。
明显有点过了,班主任及时掌控一下:“李乐乐,这是人家长让你对打人的事儿要有畏惧心理,决不可再犯错哦。”
给他们各自台阶下了,王笑笑家长快速原谅了李乐乐,接受家长及小孩的道歉。问题结束了,小孩回班。班主任交代双方家长一番,回家注意疏导孩子心理,不可节外生枝,更不可在孩子面前再有一些不当情绪表现,要有利于孩子健康成长,理性在集体中生活。
索赔礼道歉的家长先走了,打人的家长有点不满意,指摘被打家长:“还说这样的话,什么修养。怎么教育小孩。”
班主任无语地笑笑:“乐乐妈妈,咱是来赔礼道歉的,不是来教育人家长如何做人的,事情这样过去吧,这样的话不要在孩子面前说的哦。”
家长回去了,班主任升堂断案,两小儿打了个小架,成年人在过家家,演绎大事件。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