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晨的涂鸦,“言”和“象”都是“哈密瓜”,但其“意”却既不在“哈密”也不在“瓜”。我只是用心理学的知识和心理咨询的经验来自问自答。哈密瓜,正宗的!
之所以“再说”,是因为我去年6月9日第二次到哈密时曾涂鸦过一篇《哈蜜瓜?哈密瓜!》。大前天午餐后上了一盘瓜,就在我大嚼着对哈密瓜赞不绝口时,友人却说是白兰瓜。这让我惊醒:哈密生产哈密瓜,但哈密生产的却不都是哈密瓜!
昨天闲来无事,就到哈密的街头逛了逛。尽管眼中满是新疆特色,但内心的感受却和在青岛没什么两样:都是一片安静祥和的景象,各民族正“像石榴籽那样紧紧抱在一起”。
除了哈密瓜之外,哈密的确还有各种各样的瓜,比如最常见的西瓜。
这是白兰瓜很兴奋地和友人说起这事儿,没想到她又泼了我一头冷水:“您觉得哈密瓜的产地真的在哈密吗?”这问题我真的没有想过;更没想到的是,她又问:“您觉得哈密瓜是哈密瓜中最甜的吗?”这问题把我问糊涂了。
网上查了查,得知:“追根溯源,哈密瓜却源于吐鲁番鄯善县一带”,而鄯善县隶属于吐鲁番市而不是哈密市呢!
听友人说,哈密瓜也有很多种,其中最甜的是伽师瓜。据说,当年哈密王上贡的瓜来自伽师,遗憾的是皇帝把这种瓜吃到嘴里时,哈密王已经离开京城。问这么好吃的瓜是哪里来的,手下只说是哈密王送的,于是就叫“哈密”瓜了。
这故事显然是后人演绎出来的。看一下新疆地图就知道地处南疆的伽师(县),在当时的运力条件下不太可能将新鲜的甜瓜送给皇帝品尝:那么遥远的路途,送过去估计早就腐烂成泥或成甜瓜干了。比较可信的是:哈密王给康熙上贡的瓜是鄯善王给他的。倘如此,康熙帝尽管命名了“哈密瓜”,但自己并没有口福吃过哈密瓜种最甜的伽师瓜。
伽师瓜是这样的今晨的涂鸦,“言”和“象”都是“哈密瓜”,但其“意”却既不在“哈密”也不在“瓜”。
我试图用心理学的知识和心理咨询的经验来对如下两个问题予以回答:
1. 我为什么在吃的时候只是想到了哈密瓜,而哈密瓜和白兰瓜我是能够轻易区分开的啊?
2. 如果没有友人的提醒,我对哈密瓜的认知可能永远停留在现有的层面,那么,该如何突破这种限制呢?
第一个问题容易回答:人的认知容易受到环境(背景)的影响从而形成刻板印象或贴上一个标签,比如一提外国人都是白皮肤、高鼻子、蓝眼睛,一提精神病人就是不正常,岂不知外国人也有黑皮肤、趴鼻子、黑眼睛的,岂不知精神病人的思维可能不正常,但其感觉却常常是正常的。它给我的提醒是:(1)要对于自己认知局限有所自知,否则就可能丢人现眼;(2)尽可能身处正常、正向、积极、阳光的环境,否则就会被别人当作不正常,毕竟远离污泥要比“出污泥而不染”更容易做到。
第二个问题我回答不了。在我看来,一个“井底之蛙”突破时空限制的唯一途径就是依靠另外一只蛙的帮助,这只蛙可能也没有跳出过井底,但他却知道并坚信在井底之外还有另外一个世界。
我庆幸自己的身边从来不缺这样的蛙;我自己所努力的,就是成为这样的蛙,去影响那些“井底之蛙”!
井底之蛙
附:哈蜜瓜?哈密瓜!
(2017-06-09)
知道我昨晚到了哈密,今晨打开手机见一朋友嘱咐我要多吃哈蜜瓜。这让我迫不及待地想弄明白:到底是哈“密”瓜?还是哈“蜜”瓜?
我的第一反应是“蜜”,甜嘛!但百度了一下,却是“密”。
哈密瓜又名雪瓜、贡瓜,是一类优良甜瓜品种,果型圆形或卵圆形,出产于新疆。味甜,果实大,以哈密所产最为著名,故称为哈密瓜。因为味道甜美。据史料记载,清朝康熙年间,哈密王把甜瓜作为礼品向朝廷进贡,“哈密瓜”便由此得名,并成为新疆甜瓜的总称。
和上次一样,这次到新疆,总让一些奇怪的名字弄的晕头转向,别人说好几遍我都记不住。比如刚刚离开的鄯善,还有刚刚到达的哈密,什么意思啊?
干嘛非要取这么难记的名字呢!
心中抱怨着,就想起了著名语言学家赵元任先生说过的那个笑话。
从前有一个老太婆刚接触外语,觉得外国人说话非常没有道理,这明摆着是水,英国人偏偏儿要叫它“窝头”(water),法国人偏偏儿要叫它“滴漏”(del'eau),只有咱们中国人好好儿的管它叫水。
当今晨我意识到自己也在不知不觉中成了那个以自我为中心的老太婆时,不禁打了个冷战。
前天晚上跟师父说,自己正在经历“脱胎换骨之痛”,“感觉一无是处,以前的自信碎了一地”,没想到师父毫不同情地质问我:“以前是自信?那是妄想!”
我把妄想当成了自信,师父立马识破了我的矫情。
再接下来一通劈头盖脸的抢白,我到现在都不知该如何回应。
现在想来,我所謂的“自信”并不是真正的“信”,而执着于“自”、执着于“我”了!
这不是妄想,又是什么呢?
哈密瓜很甜,但再甜也不能称之为“蜜”。哈密瓜在哈密生、哈密长,哈密瓜就是哈密瓜,勿需我为它赋予意义。
这是2017-06-09在哈密的涂鸦,转眼就是一年多!
网友评论
另外一个有力证据是:青蛙最多是被自己之外公主解救,而癞蛤蟆则具备了自我实现的梦想——吃天鹅
跟这样的蛙交流,只能点头表示赞同。
身边有如此之蛙,心很累,交流他认同的只能加深他的自以为是,交流他不认同的,他又有无数的理由反驳你。
刚开始,是因为某件事情而难受,羞愧、愤怒、不安、委屈等情绪风起云涌,内心变得很不平静,出于防御的本能,我们会把责任通通推到外面去,一味地指责对方,不停地抱怨环境,到处找人诉苦,以便让自己心里好受。
可是,在强烈的情绪渐趋冷静之后,在一次次倒粪式的吐槽中,我们开始意识到或许自己也有问题。这是一个契机,让我们开始走向自我觉知。通常,这时如果身边有个明白人,能够让你信服,并且一针见血地指出你的盲点,会加速转变的过程。
一旦把关注点拉回自身,也就开启了自省的可能。回顾事情的经过,我们渐渐看到自己在其中应该承担的责任。这时,我们开始赤裸裸地面对自己的无知、狭隘、不堪,会有羞愧难当,后悔不已的负面感受,自我形象也会面临危机,会对自己感到失望、灰心、难过,当然也还有抵抗和挣扎。
在反思的同时,我们也开始能够站到对方的角度,看到对方那么做的合理性,并且能够区分各自的责任,慢慢地达到平衡,既不过分苛责自己,也不一味怨责对方,能够透过各自的行为,看到彼此的内心诉求。
在一步步完成整合之后,我们拓展了关于自我的认知,自我接纳度会变高,同时对他人有了更多的理解,芥蒂得以消除,甚至会有悲悯之心。
终于,一切都风轻云淡,我们欣慰地看到自己的成长,内心更有力量!有的时候,这个过程很漫长,有的时候,转化会很快。无论怎样,身边有几个睿智的朋友很重要,她不仅仅跟你一个鼻孔出气,提供廉价的安慰,还能帮你看清事情的全貌,带着同理心给你支持,同时又给你智慧的启发。
人都是由不成熟走向成熟,由愚钝走向清明的,每一次挫折,都是成长的机会,只要我们足够勇敢,又身处正常、正向、积极、阳光的环境,总会走出阴影,走向更广阔的天地。
积极正向阳光是心理健康的表现,但如果和一群消极阴暗的人在一起,就变为不正常被排斥,远离是最好的自我保护。请看《认知有限、进取无限》
https://www.jianshu.com/p/4f5c0f517a57?utm_campaign=haruki&;utm_content=note&utm_medium=reader_share&utm_source=weixin_timeline&from=groupmessage
老师的“自信”况且如此,我连“我”都没搞懂又枉谈“自信”呢?
我怎么知道我在井底?怎样从“不知道自己不知道”,到“知道自己不知道”?
高人引领、读书、自我觉察等。
古希腊哲学家芝诺的学生曾经问过他:“老师,你的学识渊博,为什么还经常怀疑自己的答案呢?”
芝诺回答:“人的知识就像一个圆,圆圈外是未知的,圆圈内是已知的,你知道的越多,你的圆圈就会越大。圆的周长也就越大,于是,你与未知接触的空间也就越多。因此,虽然我感觉知道的比你们多,但感觉到不知道东西也比你们多。”
我们想想还有别的可类比的事物吗?比如🐭
这瓜可能是哈密瓜的种子,就在你家附近的大棚里生长出来的🤑🤑
答:(1)担心“丢人现眼”只能一直傻傻的呆在井底。发现自己不知道不丢人,可怕的是不知道自己不知道,或不敢承认自己不知道
(2)智慧如李老师者,无需担心
——感恩遇见李老师🙏
💪💪💪
丢、人在我看来也分怎么个丢法:要是为了学习知识,觉得还是需要——不耻下问、不耻上问。为了让自己‘有知’有又什么可耻呢?对待人、事、物就要正向合理尽可能适应大众,不可以没有边界感和敬畏心。
有些事情站在善良、正向的出发点过程尽力做了,结果也没那么重要。💪💪💪
很庆幸遇见李老师,感恩,感恩啊!🙏
一点儿,一点儿的突破自我限制,不容易啊。
混合的香味弥漫着,使得我嘴里浸出了口水。
店主问我:要什么?
我说:哈密瓜!
老师的整篇文章都很幽默,基调很明快,可看到最后一句“转眼就是一年多”时,眼角就湿润了,心底就涌起莫名的感动,谢谢老师的用心和真实。
投我以木瓜⑴,报之以琼琚⑵。匪报也⑶,永以为好也!
投我以木桃⑷,报之以琼瑶。匪报也,永以为好也!
投我以木李⑸,报之以琼玖。匪报也,永以为好也!
大俗即大雅,亲切接地气儿。
第二个感触,文化水平低还是有好处的。
因为不确定鄯的读音,百度了一下,原来鄯善是西域古国之一,本名楼兰。多么神秘,美丽的两个字!当然,我知道,这是我的赋义。
感受到老师走在自我实现的路上,老师已经不是为他自己,而是为了影响带动更多的人。这就是人的尊重需要足够满以后所走向的方向。
经常过成“老太婆的模样”
时常觉察自己,知道自己不知道
为何越读书越觉得自己无知?
在新事物面前,人本来就摆脱不了无知。意识到自己的无知,才要多读书啊。
无知也并不一定是坏事。有时是推人前进的动力。
天南海北地走过,矫情地倒为时差,吃着美味,是我的妄想。
新疆,好向往!
我也听到了“蛙声一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