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之下,居家学习,所有的家长深切体会到孩子自律的重要性。甚至不少人都认为,自律会成为疫情过后孩子成绩好坏的分水岭。
于是乎,大家一定会想,孩子的自律从哪儿来?我还是更坚持后天养成观。我不认为孩子生来就有自律。你但凡看看婴儿就知道,没有一个婴儿能节制自己的本能欲望,饿了就哭,困了就闹。可但凡一个正常成年人,绝不敢那么肆意张扬地表达自己的诉求的。所以说,婴儿是追求即刻满足的,它很难为了一个目标去节制自己的行为。这样一来,要想让孩子有节制,有自我约束能力。为人父母者就要去管理约束孩子。恰当的管理和约束,就会让孩子慢慢具备自我约束能力。
“恰当”二字说来轻巧,却是很难把握的火候。中国有句古话说得好,过犹不及!在“管”字决上,用力过猛的家长就可能遭遇滑铁卢。过度依赖“管”的家长一定要注意:所有的管都是为了今后的不管!不懂得放手的父母,一直管着孩子,孩子很容易出问题。理由很简单,父母不能管一辈子,在父母很难管束的大学就容易引爆潜在的问题。

相信大家听说过四川有个叫张非的,就因为网瘾,先后两次从北大清华退学。以其能考清华北大的水平,其智商不可谓不高。然而,智商再高,缺少自律那也白搭。所幸张非后来痛定思痛,再次考上清华之后顺利完成学业。大学几乎是所有缺乏自律的青年人的伤心地,无他,就因为大学以后无人管束,自己又无法管自己。不懂得放手的家长,孩子表面上取得的成绩是建立在他律的基础上,而非自律。
管束孩子最早采取的方式是延迟满足。也就是不能事事随孩子的意,偶尔就得让孩子学会克制和等待。比方说,一个月只能买3个玩具,若想再要,那就只能等待。在等待的过程中,孩子就学会了节制自己的欲求。这里一定注意一个度,不要事事都延迟满足孩子、让他等待,那样的结果会让孩子退缩不敢提要求或者爱拿别人的东西。
天天管束孩子终归不是办法,慢慢地就要学会放手。放手并不是大撒把,就像你教孩子学骑自行车,最初的撒手还是在其左右,只有看到孩子基本熟练了才完全放手。有些父母却从不放手,这样的孩子一旦突然放手就很容易跌倒。
所有的管都是为了今后的不管!做父母的该放手时就放手。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