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见多识广健康&养生首页投稿(暂停使用,暂停投稿)
致某作者:可以对医学无知,但请不要误导

致某作者:可以对医学无知,但请不要误导

作者: cc59c1848df5 | 来源:发表于2017-08-05 23:49 被阅读478次
致某作者:可以对医学无知,但请不要误导

看到一篇《中医让人糊涂的活着,西医让人痛苦的死去》,首先从题目上就可以看出了偏颇,很明显的倾向性,直接是将西医变成了杀人利器。再看内容,啼笑皆非,逻辑混乱,一味的贬低西医,而举出很多笼统的例子,仔细深究却是丝毫没有道理可言。

首先对您的文笔提出质疑:“国人为之弹冠相庆”。

抱歉,您的语文学好了吗?这是一个贬义词,不谢。


以下是对于那篇文章里的质疑:

-1-

只要家人谁生了病,就先讨论中医还是西医?

那您得的病看上去不重吧,还是您家里就有懂医学的,正好是一个中医一个西医吧?

我作为一个实习生在医院看到的都是直接急诊送来的,随行的家人都是一脸的焦急,首要的目的是救命,直接就是先到医院再说,而只有慢性病才会有这种可能,又是一种混淆试听。

-2-

中医和西医的区别?

我还是第一次见到区分标准是见效快慢,当然啦,个人有个人的评判标准,谢谢您开拓了我的视野。

首先要和您说明的是,两者体系就不一样,中医悠悠几千年,而西医则是区区几百年。

您或许不了解中国的历史,死者为大,中医因为统治者的要求不可以解剖尸体,所以一切的理论都是依托着前人的经验和想象,也因为如此中医的发展也是得到了制约。而您似乎也不知道中医有外科手术吧?最早的就是华佗的刮骨疗伤,开颅等。

您总是把中医和西医放在对立的两面,当做要拼的你死我活,为什么不能够共存呢?

这就是您后文所说的中医包容性很大?自相矛盾。

“黑猫白猫,抓到老鼠就是好猫。”

中医西医,只要能够帮助病人战胜病魔就是有用的医术。

医术说白了,就是慢慢从经验科学发展而来,先是发现了这个药可能有毒或者正好有助于某个症状,就是在人身上慢慢来,才有了神农尝百草,中医中药是全世界唯一一个几千年直接在人身上实验,所以有时候完全搞不通它的成分,可是有时却又有奇效。而西医则是需要经过好几期的药物试验,从一个药物的发展到投入市场往往需要好几亿美金,这的确是西药不及的地方。

对于医学大家来说,不会排斥对方,而是在立足于病人的情况之上,从病人的切身利益出发,一切都是以病人的最大效益为目的的。

都是以提高自身医术为目标,切实为病人考虑,怎么会有那么多的门第之见?

中医也会懂西医,西医也会懂中医。

大医精诚。

-3-

就拿感冒来说,西医要个三四天,中医可能一天就好?

那您知道感冒分几种吗?

上呼吸道感染简称上感,又称普通感冒。是包括鼻腔、咽或喉部急性炎症的总称。广义的上感不是一个疾病诊断,而是一组疾病,包括普通感冒、病毒性咽炎、喉炎、疱疹性咽峡炎、咽结膜热、细菌性咽-扁桃体炎。狭义的上感又称普通感冒,是最常见的急性呼吸道感染性疾病,多呈自限性,但发生率较高。成人每年发生2~4次,儿童发生率更高,每年6~8次。全年皆可发病,冬春季较多。

引自百度

如果您有兴趣,可以自己一个给一个百度,可以看到不同的疾病需要不同的药物或者治疗干预措施。

-4-

抑郁的时候让你吃兴奋剂,结果把一时的抑郁治成了永远的抑郁?

迄今为止,抑郁症病因与发病机制还不明确,也无明显的体征和实验室指标异常, 概括的说是生物、心理、社会(文化)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也正因为抑郁症当前病因不明,有关假说很多,比较常见公认的病因假设包括:

(1)遗传因素:

大样本人群遗传流行病学调查显示,与患病者血缘关系愈近,患病概率越高。一级亲属患病的概率远高于其他亲属,这与遗传疾病的一般规律相符。

(2)生化因素

儿茶酚胺假说:主要指抑郁症的发生可能与大脑突触间隙神经递质5-羟色胺(5-HT)和去甲肾上腺素(NE)的浓度下降有关;由于很多抗抑郁剂,如选择性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SSRI)或者选择性5-羟色胺和去甲肾上腺素再摄取抑制剂(SNRI)等使用后,虽然大脑突触间隙这些神经递质的浓度很快升高,但抗抑郁的效果一般还是需要2周左右才会起效,因此又有了5-HT和NE受体敏感性增高(超敏)的假说;

(3)心理-社会因素:

各种重大生活事件突然发生,或长期持续存在会引起强烈或者(和)持久的不愉快的情感体验,导致抑郁症的产生。

兴奋剂?抱歉教科书上写的是心境稳定剂还有其他的药物,而且作用机制是提高其中相关神经递质浓度。

不好意思,在下并没有深入了解,所以也不便赘述。

-5-

中医把人当人看,西医把人当机器看。

西医头痛医头,脚痛医脚?

请问您是停留在什么年代?

现在大家都学哲学,马克思主义的辩证观,整体和部分要一起来看。

医学发展从一开始的生物模式到如今的生物社会心理模式的改变,我想您大概也不知道吧?

医学博大精深,所以现在越分越细,是因为一个医生有限的生命里无法掌握所有的病症,故而变成了许多专科,这也提高了效率。

当一个疾病很难诊断的时候会有全院大会诊,通过不同的专科医生一起讨论而得出明确的诊断从而执行最合适的治疗方案。

-6-

以偏概全,将肿瘤比作蘑菇

可是您知道肿瘤还分很多种吗?

根据新生物的细胞特性及对机体的危害性程度,又将肿瘤分为良性肿瘤和恶性肿瘤两大类,而癌症即为恶性肿瘤的总称。要提请注意的是,癌症与癌是两个不同的概念,癌指的是上皮性的恶性肿瘤,如由大肠黏膜上皮形成的恶性肿瘤称为大肠黏膜上皮癌,简称大肠癌。由皮肤上皮形成的称皮肤上皮癌,简称皮肤癌等等。

引自百度

对于那种包裹性好的占位性病变不切继续压迫,那么那些症状如何缓解?

比如压迫视神经导致的失明?不切吗?明明良性肿瘤切掉就直接根治了呀,那你还要兼容并包吗?

你说的切了又切,是肉瘤吧?也许,肉瘤是什么也不知道吧?

你说你相信人自己的感觉,可是那么多癌症晚期,或者挨着延误病情的人又该如何解释?

因为无知而无畏,而且许多病症初起时根本没有症状。

异病同治,同病异治您可否知道?

-6-

误导性话语

西医只相信数据?可是你是否知道,在一些偏远的地方还是依靠听诊器,血压计,还有体格检查等原始的东西?

你的感觉比任何指标都靠谱?

有个很有意思的病人,原本在泌尿外科,结果因为肝硬化自说自话的出院,先去看了秦主任,然后又去找赵主任开刀,这让人家怎么处理?[皱眉]现在腹水了,没人愿意开刀了,又回来了。

还在查房的时候,主任说你最好的手术机会错过了,理直气壮的说就是啊!

仿佛已经不记得当天自己不顾所有人的挽留执意出院的自己[皱眉]

然后就在刚才还要要求挂两瓶白蛋白,讲道理,你的白蛋白并不低啊,一瓶就够了啊~

还有一位老爷子也是什么都要和隔壁床比,换药也要,明明前一次换药两天前,还是我换的,到他口里就说一个礼拜都没换过一次药,大吵大闹[皱眉]

发现在专科医生眼里装可怜是没用的,诊断很明确就一个结石,说没有体力没法耐受,知道你需要关注,可是其他人也是啊~运气也很好,正好有专家来做演示手术,可是生病不是菜市场,不能够讨价还价呀

……

不胜枚举,有时候我们的心理会夸大病情或者掩盖病情,而却无法辨别,所以才需要客观的数据量化指标。

可以和你说的是膀胱癌是间歇性血尿,常会给病人带来好转的假象,而拖延病情则是在慢慢放弃自己活下去的机会。

中医的中药是天然的植物,西医的西药都是化学成分,哪个更安全?

难道您的化学老师没和您说所有的一切都是由化学成分构成的嘛?

中医病名成千上万,西医病名只有两种,一种炎症,一种癌症?

请问你是何来的勇气这么说的?或者说你读过医书吗?

在病理学上第一章细胞和组织的适应与损伤中写道:

细胞损伤的机制主要体现在细胞膜和线粒体的损伤,活性氧类物质和胞质内游离钙的增多,缺血缺氧,化学毒害和遗传物质变异等几方面。

细胞的损伤又分变性(可逆性损伤)和坏死(不可逆性损伤)

摘自病理书

我们常说的脂肪肝最基本的病变就是脂肪样变,定义为显著弥漫性肝脂肪变称为脂肪肝。

坏死又分凝固性,液化性,纤维素样三个基本类型……

往下还有,不再赘述,有兴趣可以去找书看,即人卫版《病理学》。

绝非您想的那般简单

-7-

中医无绝症,有些绝症你痛痛快快旅游一圈回来就没了,这样的例子屡见不鲜。

请你给我举一打,谢谢。

或者只需要举出一个肺癌晚期中医治愈的例子,我要所有起病的病程记录,而不是你和我说他得了肺癌晚期,然后吃了什么药,后来就好了,这是吹牛而不是数据,谢谢。

-8-

您说西医折磨你,可是现在那些大医院里那些被治愈的人都是出院后的行尸走肉是吗?

您说的骨瘦如柴,那可能是恶病质,也可能是营养不良,还有可能是其他。

……

还有很多的槽点,真的是您连最基本的医学知识似乎都没有,可是如此信誓旦旦,所造成的误导会造成多大的影响?

延误病情这一点就足够沉重,最宝贵的是生命,怎么能儿戏?

望君三思。

从一开始就是高举大旗,中医西医势如水火无法相容,然而却整篇文章漏洞百出,前言不搭后语,更是暴露了全无一点医学知识,却凭借着读者对于中医的好感而大行其道,反而是具有很大的误导性。

从来没有过非要贬低一方来抬高另一方。

不同体系,但是对于疾病却都是有着相同的目的,就是病人和医生共同抗击疾病,拖延死神的脚步。

一直承认中医中药是祖国的瑰宝,拿青蒿素举例很明显是藏在中药中的无价之宝,可是在当下社会无法推断出有效成分却是制约发展的重大原因。

把一切都了解透,才知道能否有更大的应用,才知道如何才能更好地让他们为我们所用。

并不是扔出一句中医让人模糊的活着,西医让人痛苦的死去

在下在网上查了一下您的资料,什么《大食医》之类的,实在是不堪卒读,难免怀疑动机不纯,哗众取宠。

请问这是您吗?

还在努力学习的医学生,表达了质疑

对于生命科学的尊重,宁可赌上所有来维护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 lucy大人:冷静冷静,我只看了个标题,就放弃了。四个字,胡说八道。只能说他挑拨的很成功,朋友圈里竟然有人在转。
    lucy大人:@冬洱 不要生气~气大伤身。这个社会,晕民很多,但是,有慧眼的大众更多,会看出来的。
    cc59c1848df5: @lucy大人 看到弹冠相庆就忍不住了😂暴脾气
  • 芜穀杂粱:文章太棒了!同时为最后的“不堪卒读”的正确用法疯狂打call!(您是我见到的第一个选对了词的人)
    cc59c1848df5: @芜穀杂粱 谬赞啦~只是高中时候比较喜欢看成语故事😂
  • 62b480867223:您这篇文章也好不到哪儿去,你去评判一件事,首先你要对其真正领悟了解才有发言权,世界上不符合逻辑的事太多,你又是什么身份来发言
    62b480867223:@冬洱 抱歉,我只是想看下作为写作者对于读者的出言不逊你会怎么来处理!受教
    cc59c1848df5: @小迷糊嘟嘟 您先别急,我这篇文章是纯粹提出质疑,并没有任何想要发表意见的意思,就凭我现在的水平根本无法说出医学之万一,而且发言就一定需要身份吗?现在还是独裁的社会吗?就连问问他也不可以吗?而且您直接把我和他比,两篇文章性质都是不一样的,如何做比?且,您这些话,有无根据,我哪里说的不恰当,请注明,而非是看似很权威实则没有一丝有内涵的东西的评价,谢谢
  • bb1db151e418:的确那篇文章有失偏颇
    cc59c1848df5: @五毫秒 是的,题目直接把西医一棍子打死
  • 拆书家小强:就喜欢你这种说实话的,中医更多的是调理,是预防,是慢性治疗过程。战场上一死那么多人,让他用中医试试,全死光了,不靠西医么?为什么中国要纪念白求恩?是闹着玩的吗?当时,我是没勇气看这篇文章,只瞥见题目就觉得说法有误,更不可能再去看它,不过还是成了热门,也是厉害,几百人点赞。没有医学常识的我是没办法有理有据的反驳,幸好作者写了这篇文章。
    拆书家小强:@冬洱 我同意这句话
    cc59c1848df5: @正能量小强 没有,都有失偏颇,中医也有很多面对急症的应对措施,只是很多都无法说出原理而推广,其实中医西医,并无好坏之分,只要都为大家服务便是正途
  • 叶代双:长知识了 幸好之前看到这篇文章没点进去看 就觉得不太好 原来是有原因的🤔
    cc59c1848df5: @叶代双 标题就很明显以偏概全~
  • cf6ad11815c3:逻辑清晰!有理有据!分析的太到位了!看得实在过瘾👍👍👍
    cc59c1848df5: @心想安康 因为原文实在是不堪卒读,不希望别人对医学有那么多误解
  • 麋鹿Young:看了那标题,硬是没打开看,看了你的标题,我觉得应该是说那一篇,结果还真蒙对了😂
    cc59c1848df5: @麋鹿Young 是的~看来大家都觉得有问题😀
  • ab540697c045:顶你上去!
    cc59c1848df5: @素衣公子 谢谢!
  • ab540697c045:昨天就想写文反驳他那篇胡说八道的文章了,没想到还是前辈比较厉害💪💪💪前因后果句句在理,那个人绝对就是拿热点炒自己,为前辈献上我的敬意。
    cc59c1848df5: @素衣公子 谬赞了,写的时候还是发现自己学的不够扎实,否则早早就写出来了~
  • 樽前邀月:谢谢你的专业和直言,免去各种被……
    cc59c1848df5: @樽前邀月 还有很多人写了,您不也是没有被...😀相信大家的思辨能力
  • 子兴:藏龙卧虎👏👏
    子兴: @冬洱 善……
    cc59c1848df5: @子兴 只是针对一些漏洞提出质疑,不希望大家被误导~实在接受不了那种口吻~
  • 亲爱小包子:中医实习生前来握手
    🌹
    cc59c1848df5: @亲爱小包包包子 临床医学实习生握爪😀
  • 若风9010:搞了半天,原来是个打着中医旗号的“养生”骗子。写出那种东西真的昧良心。
    若风9010: @冬洱 是啊
    cc59c1848df5: @若风9010 还是要提高我们自己的辨识能力,因为自媒体多了,信息多了,所以更需要甄别~加油共勉
  • 爱留白:辛苦了,写了这么长的文,那篇文章真的恶心到我了,很奇怪这样的文章居然被推首页!
    cc59c1848df5: @爱留白 早上看到就觉得不能忍,尤其最后直接把喷的人扣上喷中医的帽子,真的是他很会玩文字游戏
  • 夜烬阑珊:那篇文章标题太具有煽动性了,,,唉:-(
    cc59c1848df5: @夜烬阑珊 很有煽动性,不了解医学的很容易被带偏,仔细深究会发现完全站不住脚,全部都是囫囵吞枣~

本文标题:致某作者:可以对医学无知,但请不要误导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umwwl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