锵锵三人行,广告之后见!
西藏之旅,正好是三人行,所以就想起了这句熟悉的话。有些记忆,是扎根在脑子里的,说不定什么时候就会想起。
就像学过的知识,你都不记得你记得,有一天你说出来了,才恍然大悟,原来自己记得这么多。记忆力,是好学生的标配,立竿见影才有效。而如我等要几十年之后才能反应过来的人,就错过了太多不应该的错过。一个一再错过的人,可想而知当年是何等的失落。在失落里涅磐重生,不能说是无谓的挣扎,他应该值得可怜,至少他还有那个心。
请包容他,包容他的单纯,他的稚嫩,他的才疏学浅,他的无所适从,他的一厢情愿,他的一意孤行……他也许是卑微的,他只是想看到自己那一点点的价值,给自己一个存在的理由。平淡无奇里的纠结,白驹过隙的不甘,力不从心的勉强,苦得有些酸涩。
可是……孤独里,也许不全是黑暗;黑暗里,那一点点微弱的光,就是他的希望。
带着诚意而来,诚意就无处不在。
西藏,是我的诚意之旅,我又怎么会让它放在记忆里布满尘埃呢?
关于所有的一切,脚下的路是最好见证。在当雄县我们稍作停留,吃了点饭,运足了气,为登顶做准备。我和老牛倒是没什么准备的,主要得看何子,这个伤兵败将是重点保护对象。对何子来说,高原那就是一步一个坎儿,这会儿他也不说他是经常爬土包包的人了。话也不多,看到美景也不尖叫,也不去拥抱,小短腿儿也不倒腾了,坐在车里看我的热闹。我一个人的热闹也减了几分,像一匹孤独的狼。还好有美景相伴,也很容易就忘了孤单。
眼前的美景,如果没有数据的支撑,我们怎么来诠释它呢?如果没有那个高度,你凭什么去惊叹呢?如果我们不了解它,怎么能欣赏它呢?何子,你说是不是这么个道理呢?这个时候和你讲道理,有点勉为其难,缺了氧的脑袋,不知道还灵不灵光?
何子,你不做做功课吗?不然看到美景就一句“卧槽,太漂亮了!”,然后就没有然后了,怎么对得起这山这水?怎么对得起自己?自己不努力,你喊苍天啊,大地呀,也救不了你。做功课是学习的过程,脑子里本来就缺氧了,怎么也得找点别的填充一下吧?不然你还是回去找那个隔壁姓吴的吧!咯咯咯……肯定比你在这受罪好玩多了!那个你比较擅长。
知识本来就不是谁创造出来的,是不断的学习积累的。难道念青唐古拉山脉最高峰7111米,都要拿个卷尺上去自己量一下吗?孩子,你没事吧?毕竟我们不是悟道,需要去探寻别人想不到深度。就算流于表面,我们也要买点胭脂粉底口红来涂抹一下吧?抹的好不好看也是个技术活儿,脸挺白,脖子黑乎乎的让人无奈的想说:“你差那点粉吗?”粉墨登场,都是戏!然后又会说戏子无情……然后我们就都懵了,到底什么是对的?
去买票吧!掏现金就对了。这里只认钱,不转账。要不说这里人实在呢,贵在真实!在这人烟稀少的地方,网是靠不住的。
收票的大哥是本地人,看肤色你也能猜个八九不离十,你说:“扎西德勒!”他会微笑的和你点头打招呼,很友善。“扎西德勒”是我会的唯一一句藏语!
这还是在河北读书的时候,从藏族的同学那里学的,在留言簿上用的最多。我还学过这句话藏语的写法,在我看来太复杂,纯粹的照猫画虎,不像写字像画画。别看老牛长得很藏族,他那才叫徒有其表。在这边呆了几十年,现在不知道会不会说一点?老牛,你飙两句来听听!
老牛就是说了,我们也听不懂,而且这个人极其不靠谱,那很可能是在忽悠你!
上学的时候,我俩一起往教学楼走。在教学楼下面,上课预备铃响了,他跟我说他能飞上四楼。一时着急,就傻傻的以为他真有什么惊世绝技。我承认在那个时刻我恍惚了那么一下,因为我看到他很严肃的表情,太一本正经了。然后我看到他展开双臂,像一对飞机的翅膀,嘴里发出“呜…呜…呜……”有节奏的声音!向教学楼跑去……
我这个时候才反应过来,我上当了!我现在特想追上去,一脚踹到牛屁股上,把他踹飞……
![](https://img.haomeiwen.com/i27790702/fd38daee1835e783.jpg)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