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在浑噩中醒来,北京的秋雨从远方缓缓的漫过来,秋深的像没有尽头的夜。天阴沉沉的,清晨和黑夜突然间没有了清晰明了的界限。
我围着围巾一步步往前走,身边陌生的脸交叠,恍惚的像梦一样。不是机械,却也不知道什么是真实感?
背离一个地方,还是行业,又或者是生活?奔向的又是什么?我的执念,私心,还是妄想?我看着自己的步伐越走越远,影子却无法前行,彳亍不定间,时光所剩无几。
尴尬至极。
十天?细细说来,不过是两个星期的白天黑夜,却也足以发生太多不可预见的事情。比如从朗朗的青天白日变成可见度不到一百米的雾霾笼罩。比如从最初的固执欣喜到最后的无奈妥协。比如从恼怒哭泣到沉下心抗争。比如。。。。。。
我曾经以为我喜欢清冷的感觉是因为我期待温暖,现在才发现,我是害怕自己沉沦和浑噩。陌生和冷清让我清楚的看见自己:能力不足,思考欠缺,好高骛远,心比天高,命比纸薄。
于是,低到尘埃里的私心杂念开不出向阳的花朵。昂着头的固执己见看不见切实的远路。清醒过后,一步步把自己推向一个未知的位置。
在来的路上,我曾经祈祷路途遥远,终会遇见青天白日和霁月清风。如今我站在灰色地带,觉得那个期待真像久远时节在金花校园里做的一个梦。可是我却抱着这个期待在每一个拐弯处鼓励自己往前走。
我曾经无比害怕编辑这个职业让我失去写字的能力,现在我更加害怕我放弃四夕这两个字所代表的自己。每一个白天和黑夜,找不到时间的节点,看不清自己,存在感和真实感欠缺,麻木和疲惫交叠。
我说我希望可以做两个自己,平哥说:那是因为你还不够努力。
可是,我真的不愿意。即使就目前而言,我真的已经太久没有看书和写字了,连日记也搁浅了两个星期。每一天被工作充斥我所以得生活,商业思维的文章肆意的在眼前跳跃,而我却不知道自己的进步在哪里?对于这样纯粹的记录,我并不知道我还能写多少?而我是不是真的能一直做到。
但是,我的期待仍在,所以我会继续向前,固执到底。会做四夕该做的事,也会做我必须要做的事。
写字这件事,是四夕存在的所有意义,我絮絮叨叨自己的经历,笔墨之间交叠,用以对峙时间和事件的无情,也算整理自己。
而生存是所有一切存在的前提。我没有伟大到可以不为五斗米而折腰,却有自己的小固执。所以当情怀只能是情怀,我还是愿意把它供奉在心底。
未知的太多,舍与得从来都是争议,那么就握住手里仅有的。
我是一个喜欢规划事情的人,虽然说到底心里清楚计划赶不上变化,但是从心底害怕杂乱无章。所以固执的条理化很多东西,从事件到感情。一路走来,虽然没有顺风顺水过,但是所走过的路也算是一步步按着期待和意愿。
道路旁的槐树在秋天里苍老,朝阳的秋天缓慢而温柔。最近几天,看着窗外灰白的天空,我总会忽然想起那日去大兴,在四号线地铁上浑噩疲惫的自己。地铁从地下冲出地面,阳光突然袭来,耳边刚好换歌,《稳稳地幸福》随之贯穿身体,我忽的清醒过来,突然有了力气。下了地铁,阳光铺满的街面,落叶缤纷,风从身体里穿过,清冷感倍增,意识却逐渐复苏。
也许看到这里,很多人会嗤笑甚至鄙夷吧,我都无所谓。因为那种感觉对于我而言,是真实的,没有经历过的人不会懂得,是一种突如其来的治愈感。就像久旱逢甘霖的沙漠旅人。
当我逐渐开始不奢求很多人明白我,甚至是理解我,其实我的沉默便已经不再是孤单,而是孤独。是一种自我保护的结界状态,它侵蚀我,却也救赎我。
没了vivo的节日页面提醒,我需要每天翻看日历才知道日期。如今又是九月九日重阳日,菊花盛开,枫叶正红。曾经赏心悦事谁家院?如今却是蓦然回首时的偏安一隅的感叹。
我曾看花春天里,如今再看秋风起,佳期却不可期,人事两相异。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