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一个世界
用体育锻炼身体,用音乐陶冶灵魂。 ——柏拉图
最近爱上的三样东西:书、音乐还有电影。
其实书和电影一直都挺爱看的,音乐,却真的是在前两天突然爱上的。
理由当然有,但是,喜欢,好像也不需要太多的理由。
从前喜欢听许嵩的歌,歌词里的故事好像特别吸引正读初中的我们。还会特地买一本好看的小本儿,然后把好不容易找同学借来的歌词簿都抄在上面,没事儿的时候抱着小本儿练习哼唱。
唱着唱着,就告别了我们最单纯的青葱岁月。还没来得及把学会的歌唱给喜欢的人听,就都被那年夏天的风吹散在尘埃里,各自远去,各自前行。
后来上了大学,手机早已经成为了必需品。想听的歌直接通过手机就能获取,可能真的是“得不到的永远在骚动”吧。
越难拥有的东西就越喜欢,越触手可得的反而毫不在乎。
好在也喜欢过一些音乐。
大一暑假学过一点街舞,每一个动作搭配节奏感十足的音乐,沉浸在舞蹈和音乐的完美结合里,越跳越喜欢,喜欢嘻哈,喜欢快节奏,喜欢每一个抑扬顿挫的鼓点声。
原来,音乐,是可以给人带来快乐的。
慢慢的,生活方式越来越急促的我们就越想要逃离喧嚣的城市,丢下繁杂的工作奔赴到一个远离尘嚣的“世外桃源”,去感受真正的慢生活。
除了拎起包给自己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之外,我们还能从哪里找到安静悠扬的慢生活般的闲适呢?
是啊,民谣。
缓慢的音乐,听着就很舒服的歌词,让急躁的心立马就放松下来,戴上耳机,只有音乐,无关其他。
我想,这大概也是前不久赵雷的那首《成都》大火的原因吧。
好听的民谣越来越多,我们的生活节奏也依旧在加快。
还有很多时下流行的歌曲,哼着哼着就会唱了。听的多了,好像也就厌了。
我喜欢嘻哈曲风,快节奏里充满了年轻人的气息;我喜欢听民谣,慢下来的旋律里真的大有不同;偶尔我也喜欢听许嵩的歌,或许自己怀旧,或许是真的百听不厌。
但是,爱上音乐,却是真正从轻音乐开始,从发现这个世界上好像真的会有懂我们的音乐开始。
高晓松说:“中国的音乐最好之处在于歌词,欧美音乐最好之处在于节奏,日本音乐最好之处则在于旋律。”
那我们今天不说别的,只谈音乐。
说实话,前两天刚开始听轻音乐,推送里基本上都是日本的。看不懂的歌名不知道该听哪首。
随便点开一首,开头总是那么缓慢悠扬,伴着舒缓的钢琴声,夜深人静的时候戴上耳机,仿佛走进了另一个世界。约莫10秒过后,一阵二胡的曲音出现,立马被拉进一个悲壮悠长的境地。
两种看上去怎么也无法融合到一起的乐器却在这首轻音乐里完美的演绎出什么叫天作之合。
哦对了,这首轻音乐名译过来叫《风居住到对街》。
轻音乐的缺失之处在于它没有一句歌词,完全靠乐器的演奏和搭配。可是,这不也正是她的最大魅力所在吗?
歌词的用处在于可以立马把我们带进一个特定的场景,抑或欢快的聚会,抑或恬静的远方。
可是,轻音乐,就全凭我们的感受与遐想了。
哗哗的流水声伴随着断断续续的蝉鸣,仿佛牵着我们回到了天真无邪的童年时光,在小溪边奔跑玩耍,无忧无虑的模样着实让人怀恋。
悠扬的长笛声又把我们带进了满是竹影斑驳的月下,饮一杯小酒,赏一弯残月。最好的世外桃源生活,我想,大抵如此。
每天被生活和工作包围的我们,已经忙的一刻也停不下来。连轴转的人生就像上了发条,停下来,除非出现故障,身体有了问题才恍然后悔。
很幸运,我还是学生,当前只有学习这一件事。学习空余还能做些自己喜欢的事情。听一听轻音乐,画画自己的“抽象派”作品,和三五好友围坐一起聊聊天。
生活节奏很快,就去音乐里找寻那一点闲适舒缓的时光。
我们不必给自己那么多压力,偶尔慢下来,真的会看到很多平时所看不见的东西。
去拿体育锻炼身体,去借音乐陶冶灵魂。
我们的生活不应该只是柴米油盐、车贷房贷。
不是吗?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