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母亲节,很多人的套路估计是这样的,发个微信红包,然后打字或者语音来一句:“妈,母亲节快乐!”。
很不幸,我也是其中一员。
尽管心里对妈妈有无限的敬意和爱意,可从来没有亲口说一句:“妈妈,我爱你。有的只是委婉的表达。
三十年了,妈妈从来没有从我嘴里听到过这一句话。
其实不仅仅是妈妈,对老婆我也很少甜言蜜语地说我爱你。都是她先开口,我才接一句,我也爱你。
我爱你三个字,看上去那么简单,对于我这个大男人来说,却总是羞于启齿。
我从小就没有收到这方面的教育,父母也不会跟我说我爱你之类的话。他们没有什么文化,精力全在工作挣钱上面。他们觉得能给我最大的爱,就是供我读书考上大学。他们话很少,一直在行动。
潜移默化中,我也变成了类似的人。默默地做事情,把感情藏在心里,落实到行动上。
对于父母来说,他们已经习惯了我用物质来表达爱,买点礼物或者直接给点生活费。
如果我突然对着他们喊一声,我爱你。估计他们也会不知所措。
我想,我跟爸妈之间的这种关系在中国应该是挺典型的。小时候一起玩泥巴的那些人,个个都是糙汉子,还真没见他们也说过我爱你之类的肉麻的话。
毕竟咱们中国的传统文化里,长辈是要敬重的,他们是有权威性的,所以不会跟晚辈之间还需要保持适当的距离。我们的父母这一辈,他们从小收到的教育也是如此。
经常看美剧,就跟羡慕那些亲子关系。父母跟孩子之间,不停地说着我爱你我爱你,不是做作的那种,而是真情流露。
他们不去隐瞒自己的爱意,爱就大声说出来,让你感觉到。
人有视觉、听觉、触觉和感觉,中国的父母做得最多的是视觉。给孩子买点好衣服,做点好吃的,带他们去游乐场,都是些实际行动。当然孩子们也能感觉到父母的爱。
国外的那种大声说出我爱你的方式,却综合了听觉和触觉,爱的表达更加立体。我爱你,三个字,简单却有力量,说出口,通过声音的震动通过传入耳朵,震撼大脑。说的时候还会加上一些亲吻脸颊或抚摸头发的动作,爱意通过触觉传入大脑。这份爱,简直浓烈得要爆棚。
这种教育方式我是支持的。说我爱你,其实是把孩子当成了朋友,大家是对等的,父母和孩子之间是没有距离的。
我也不会说咱们父母对我们的教育方式有问题。文化不同,环境不同,我们的父母付出了太多,他们经历了动.乱.的年代,受过苦难的人,生命更有韧性,但情感的表达也更加隐晦。
我们这一辈当了父母,情形当然会好很多。我们生活在富足和平的年代,受过良好的教育,平时看电影电视剧,也接触了很多西方家长对待孩子的方式。
我们更多人应该会倾向于选择西方人的那种方式,跟孩子做朋友,随时跟孩子们说,爸爸爱你,妈妈爱你。我们的孩子也会把我爱你挂在嘴边。
这样的画面很温馨,爱意浓浓。
我不知道有生之年会不会鼓足勇气,对母亲说一句,我爱你。
但我会让我的孩子们从小就要说,等他们长大了,能够甜蜜地跟奶奶说一声,我爱你。
尽管自己还是开不了口,今天还是要真切地说一句:母亲节快乐。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