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文游天下(860)绍兴贺秘监祠

文游天下(860)绍兴贺秘监祠

作者: 石岩磊简书 | 来源:发表于2023-09-10 06:31 被阅读0次

    695年,唐朝诗人贺知章成为浙江第一位状元,随后他离开家乡长期在外为官,漂泊了半个多世纪,直到86岁时才告老还乡。贺知章生性旷达,豪放不羁,且嗜酒常醉,名列“饮中八仙”之首,杜甫称其“知章骑马似乘船,眼花落井水底眠”,此话应该多含戏谑夸张之意,但有一件事却是确凿无疑的。

    有“诗狂”之称的贺知章第一次遇见李白时,便对他赞不绝口,称其是“谪仙人”,二人的年龄虽相差40多岁,可他们一见如故成了忘年交。好客的大哥拉着小弟同进酒吧畅饮,二人推杯换盏好不痛快,可贺知章结账时才发现忘带银两了。他索性解下腰间的金龟顶账,这可是御赐之物,为官员身份的象征,兴许是贺知章又喝高了,也许他本就视权势如粪土。

    744年,耄耋之年的贺知章突觉精神恍惚,知是自己年事已高,不能再为朝廷履职尽责,即向唐明皇打了辞职报告,尽管李隆基有些不舍,但考虑到时任“秘书监”的贺知章的确超龄服役,便点头应允,并派太子和百官出城送行。李太白也写诗相赠:“镜湖流水漾清波,狂客归舟逸兴多。山阴道士如相见,应写黄庭换白鹅。”

    诗中的“镜湖”即今天的绍兴鉴湖,当时其碧波万顷,烟波浩渺。而回到故乡的贺知章更是异常兴奋,犹如倦鸟归巢一般,望着春意盎然的故乡,乘兴写下《咏柳》:“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并欣然作《回乡偶书》两首。

      其一:“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其二:“离别家乡岁月多,近来人事半消磨。惟有门前镜湖水,春风不改旧时波。”经过50余年的颠沛流离,不改的是口音,没变的是家乡的山山水水。

    可惜,鉴湖在宋代时被筑堤造田,其规模大为缩小,现在的面积只有当初的六分之一,但人们对贺知章的崇敬之情丝毫未减。建于湖畔的“贺秘监祠”记录了贺知章极富传说色彩的一生,游览其中,我便似遥见“诗狂”左揽书卷、右擎琼浆,摇摇晃晃地骑马归来,口中还在不停地嘟囔着吴侬软语。

      其应该是在念叨,为什么没有早点回家?为什么没有尽早享受归隐之乐呢?可他的醒悟来得太迟了。贺知章还未好好重品家乡的味道,便在当年驾鹤西去了。其一生的奔波化作家乡绿绦下的雪泥,一世的痴心变为乡儿口中的异客,谁言寸草报春晖,谁信落叶可归根?我不禁感叹道:千载游子恋乡音,百代墨客故地亲。

      2023.9.11

相关文章

  • 月湖寻梦 | 从贺秘监祠到牡丹灯记

    原文链接:月湖寻梦 | 从贺秘监祠到牡丹灯记 微信号:喵呜季(Miaowujizihe) 盛夏时节的月湖倒是没有大...

  • 文游天下(450)太原晋祠

    文/石岩磊 春秋时期,晋国的实力一直居于各诸侯国的三甲之列,其首位国君是唐叔虞,为周武王姬发的儿子。他在位期...

  • 文游天下(537)蔡伦墓祠

    “尚方宝剑”代表着至高无上的皇权,拥有它即可先斩后奏,而其最初是指由“尚方署”督办的利刃,这个衙门专门负责监...

  • 文游天下(515)司马迁祠

    文/石岩磊 从2005年开始,陕西省韩城市每年都要举办规模宏大的司马迁公祭,仪式包括敬献祭礼、子孙叩首、焚香...

  • 文游天下(488)万荣后土祠

    文/石岩磊 古人将玉皇大帝称为天公,而把后土视作地母,“后”字最初是一个女人半蹲产子的形状,“土”字则是形似...

  • 贺铸解赏

    贺铸祖籍在绍兴,出生河南卫辉市。 “庆湖遗老”字“方回”,“贺三愁”即“贺梅子”。 自称贺之章后裔,能文能诗长于词...

  • 文游天下(446)黄粱梦吕仙祠

    文/石岩磊 唐代的文学家沈既济写过一个传奇故事《枕中记》,它讲的是:唐开元年间,赶考的卢生路过邯郸时,寄宿...

  • 家祭勿忘……寻文物?

    陆游的故乡在绍兴(坝头山),即南宋时期的樊江。生于此地的我,自幼知道家门口立着“陆游祖宅”“东山祠”的路牌,听着陆...

  • 绍兴(游绍兴有感)

    一城曲水臭豆腐,两坛老酒茴香豆,十里洋场十里醉,沈园空留钗头凤。华盖换得百万汇,最是附庸在兰亭,吴越千古风流萃,激...

  • 绍兴—安昌镇

    看到一篇关于游绍兴的文章,想起我2008年,第一次写关于绍兴的旧文。 翻出来,重温旧事。 “绍兴”这个名称,在我小...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文游天下(860)绍兴贺秘监祠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uofsv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