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同释义:中国社会变迁史》
先后用文言、白话撰写过两次,完稿于1933―1934年间。
作者认为,大同之世并不是空想而是在历目前确有的史实,它不仅是孔子所想望,也是我们心所向慕和祈求的社会;我们应该坚定信心,努力以回复那美好平和的大同社会。《大同释义:中国社会变迁史》初名《中国社会变迁史》,后改名为《大同释义》,先后用文言、白话撰写过两次,完稿于1933―1934年间。
原稿系他任教上海光华大学,讲授中国社会发展史用的讲稿。
作者自称是一个空想的大同主义者,服膺孔子的大同学说,遂用孔子的学说来阐释中国古代社会的变迁。
作者认为,大同之世并不是空想而是在历目前确有的史实,它不仅是孔子所想望,也是我们心所向慕和祈求的社会;我们应该坚定信心,努力以回复那美好平和的大同社会。
《大同释义》系统地阐述了作者的大同思想,是作者的历史哲学;作者用孔子的大同学说来诠释中国古代历史的演变,其中也融入了不少当时西方社会科学的研究成果,此可见得中国传统思想固有的精神,以及传统历史理论的特色。
《大同释义》也可看作研究中国近现代社会思潮的一份珍贵资料。
书后附有作者《自述》,比较详细叙述了自己治学之路和成果得失。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