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归@谈文俊所有
星期六下午,学校开家长会。
明辉妈妈和金娟妈妈与前后座位的家长们聊天,主要话题都是围绕着孩子的方方面面展开。
明辉妈妈一脸无奈的说:“我们家孩子,心是真大。上周没有完成作业,老师让补做作业,那天晚上在夜里一点钟才睡觉。谁知,前天又没有完成作业,被老师批评,还一脸的无所为。”
金娟妈妈接过话:“我觉得孩子还是心大好,事情过去就算了。像我家金娟,说她什么地方做的不好,就不高兴。昨天上课说话,被老师课堂点名,中午回来说没脸到学校上学,今天还在家里不高兴。”
周围的家长,有的说孩子心胸开阔,抗挫折能力强,一般的打击不会让孩子萎靡不振;有的说,孩子在乎面子,是孩子自尊心强,说明孩子有上进心,值得鼓励。
究竟是没有完成作业却又无所为的孩子好,还是明知没有做到要求,还不能说、不能碰的孩子更好?
任何一件事都有多面性,不能简单用“好”或“不好”的黑白方式,更不能独断评价孩子心大心小和面子等狭隘方面。
孩子回应他人对待自己的态度和方式,既有孩子天性的因素,又有后天父母的教养模式,更有父母和家庭环境氛围的影响。
家长对待孩子遇到批评、指责、甚至误会的行为表现,要给予高度的重视和援助支持。
一方面,家长告知孩子,
接受批评是真正进步,进步才能有自尊。
孩子毕竟是孩子,没有经历过成年人闯荡世界的沟沟坎坎、磕磕碰碰的复杂社会,更没有解决复杂问题的方法和能力。
但是,孩子在学校的环境,就是孩子世界的一个大社会,充满了竞争、矛盾、个性争执、同学之间的角色和地位之争,期待获得老师表扬和认可。
孩子每天都会遇到之前没有经历的事情,家长每天回到家,无论再忙和疲惫,都要抽几分钟和孩子沟通交流。
如果你不能给到孩子合适的解决问题态度和方法,孩子会想办法,用他自己的方式解决。
家长心中有一个坚定的信念,需要尽可能维护孩子的自尊心,但不是包庇和纵容孩子无所欲为。
就像金娟,平时父母一定娇惯孩子,凡事都是以孩子的高兴、不高兴,愿意或不愿意等为中心。
当金娟出现这样闹情绪的状况,父母要和孩子好好谈谈,什么是自尊心……什么是面子……什么是自我纠错……
告诉孩子,人生没有不犯错的时候,关键是如何对待这样的问题,在纠正错误中是一种进步。
反问孩子:老师批评你,是故意为难你,还是你确实违反课堂纪律,提醒你今后上课不要再说话呢?
在接受批评中成长的孩子,更坦然和大度面对遇到的问题和困难。
孩子自尊心是很强的,肯定不愿意再次被老师批评,这样的沟通和交流来引导孩子,孩子就能正确认识和对待自己的问题,今后必定会改正,也就赢得老师的表扬。
另一方面,认识不足及后果,
及时修正赢得尊重
和金娟相比,明辉对待老师的处罚,就用无所为的态度来淡化事情。
这样的孩子,有一点非常值得肯定,就是孩子的心胸开阔,不会为一些小事情斤斤计较。
对于一般事情的公平与否,还是误解,他也不会记仇和放在心里,随着时间推移,很容易忘记。
如果父母引导得当,这样的孩子容易沟通,帮助孩子树立人生远大的志向,发奋努力,成人后会有贵人出手相助,容易获得更大的成功。
可是,一件事情,有利的一面必有不利的一面。
心胸宽广的孩子,往往分不清做事做人的原则和底线,主要责任在家长没有给予孩子足够的认识。
这样的孩子即便出了很严重的事情,在没有进到非常严重的后果之前,一副想得开和无所为的态度,失去解决问题的最好时机,让事情朝着更加严重的方向进行,有可能会耽误孩子美好的前程。
父母在看到孩子心胸开广的大度方面,更要高度重视孩子面对问题和解决事情的态度和方式,需要告知孩子不改进的后果,以及失去的机会。
孩子的问题不是一早一夕养成的,之所以到了一种无法挽回的程度,是父母忽视孩子之前种种不合适的行为,觉得孩子还小,等大了就会懂事,错失教育孩子的良机。
面对这样的孩子,父母要引导孩子树立自己的自尊和获得认可的价值观,让孩子在乎和珍惜自己的面子和自尊。
家长要明白,成年人走过和经历的人生过程,孩子都要一步步走过。
特别是孩子,大学毕业,彻底离开家长的呵护、学校的稳定轨道,后面所有的路程都要靠孩子自我前行。
敏锐的家长,现在就要从孩子出现的一些表现来发现其中的重要利弊,及时帮助孩子调整,有助于孩子更好的成长。
聪明的家长,会借助每次孩子“犯错”或“任性”的机会,来多方面指导孩子的思维和行为模式,在这样一次次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帮助孩子成长。
家长需要帮助孩子认识和建立既要“脸皮薄”又要“脸皮厚”的价值观。
祝福你的孩子好运!
谈文俊
二零二零年二月十一日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