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肯恩练习手册行旅第九课

肯恩练习手册行旅第九课

作者: f516917bccd1 | 来源:发表于2019-12-11 21:32 被阅读0次

第九课:我看不出任何事物的当下真相

本课顺着第七和第八课的逻辑继续发挥下去。既然我的思维受制于业已不存在的过去,因而不具任何意义;既然过去的一切均源自根本不曾发生的罪与分裂,因而也非真的存在,那么,接下来,「我看不出任何事物的当下真相」,岂非理所当然的结论!

(1:1-2)这一观点显然延伸了前两课的观念。但是,你若只是在理性上接受,它很难对你产生任何作用。

这句话说得太客气了,我们对这观念其实已经到了麻木不仁的程度,因为我们怕死了它背后的真正含意。在神圣一刻的那个「当下」,你不会看到什么,因为那儿什么也没有。《正文》第十八章说:「身体连一刻都不曾存在过。」(T-18.VII.3:1)。也就是说,在神圣一刻,身体根本就不存在。何以如此?因为分裂之念消失了,罪咎惧已无立足之地,故也不再需要借着身体来抵制这些念头。这些念头就是耶稣在前几课所说的真理的障碍。为此,可以这样说:我所「见」的一切,反倒成了抵制神圣一刻的防卫机制。

(1:3-7)然而,在目前的阶段,你还不需要真正了解。事实上,认清自己并不了解,是解除你错误观念的先决条件。这一培训课程注重的是操练,而非了解。你若已经了解,就不需要练习了。你若一边想要了解,一边又假定自己已经了解了,结果只是原地打转而已。

我在前一课已经强调过「认清自己在动念时,心灵其实是一片空白」,这一段又重申了同一重点。我们总以为自己很清楚自己的想法,其实我们什么也不明白,因为一般所谓的思考恰恰障碍了真正的领悟(也就是《奇迹课程》所说的真理或慧见)。

我先前引用过《正文》第十八章「小小的愿心」那节里的一段话:「你宁可相信自己的了解具有左右真理的力量,真理全靠你的了解才可能成真。」(T-18.IV.7:5)这无异于说,我们的了解其实是多余的,真正重要的是欣然承认自己什么也不知道。唯有接纳这个事实,才可能虚心接受那位神圣导师的指引。如果我们坚持自己知道,而且还认为自己是对的,耶稣便爱莫能助了。我们里面都有一种疯狂的傲慢,相信自己已经不待学习。后文有一课就是这么说的:「你通常不会反问自己已经界定明确的东西。而这些练习的目的乃是提出问题,且接受答案。」(W-28.4:1-2)

因此,唯有心甘情愿的操练,而且心悦诚服地把当天的练习随时套用于现实生活中,终有一天,我们会真正了解的。

(2:1)未经锻炼的心灵,很难相信那看起来有形有相的东西其实是不存在的。

要相信肉眼所见之物根本就不存在,何其困难!我们明明看到一屋子的人、椅子、壁钟,还有那冰封的湖(上此课时正值纽约Catskill山脉的严冬)。然而,从「实相」来讲,我们所见的一切全是分裂之念的倒影,纷纭万象全是虚幻的思想体系投射出来的。

(2:2-3)这个观念很可能令人坐立不安,也可能会激起种种强烈的抗拒。然而,这都无碍于它的运用。

耶稣又提醒了一次,我们既不需要了解也无需同意《练习手册》所说的观念,只要跟着指示去做就够了。然而,今天的观念必会让人坐立难安,倘若没有这种感觉,表示你根本没有读懂。前面已经解说过,如果你眼见的一切都不存在,那么,你所经验到的自己,包括肉体的存在,以及拥有自己的想法的那个你也不存在了。世上还有比这更严重的事吗?幸好,耶稣并不强迫我们接受这个真理,只是开始训练我们的心灵按照他的思维方式去想去看,如此而已。

(2:4-5)这些练习与其他的练习一样,只要求你做到这一点。每一小步都会清除一点黑暗,当心灵清除了覆盖它的渣滓,「了解」终将来临,照亮心灵的每一角落。

「清除那令我们无法忆起真爱的种种干扰」这一主题太重要了,日后还会反复重申。一旦清除了心灵的阴暗渣滓(也就是小我思想体系里根深蒂固的那些妄念),剩下的只有基督慧见,也就是终将来临的「了解」。这和世界发生了什么事一点关系也没有,而是我们心里更加笃定,世上真的没有什么值得我们去追究。这让我想起米开朗基罗的创作过程,他先在原石里看到整个已经完成的雕塑形象,然后动手把多余的部分——凿除,浑然天成的旷世之作就「出现」了。同样的,光辉的基督形象借着圣灵存于我们心内,成为我们的真实身份,因此,我们只需把幻觉中的阴暗渣滓带到光明真相内,便会经验到上主的爱以及圣子奥体的一体生命。

后半段的内容是在叙述今天的练习方式。请注意,耶稣再次提醒我们,套用之时不可制定「例外」。他帮助我们尽量具体,但不要过于拘泥而沦为仪式,一视同仁地套用于知见世界中所有的形相,不论大小,远近或轻重。在结束前,耶稣又提醒了一次。

(5)不妨再强调一次,切勿排除任何东西,也不必巨细非遗地包罗一切。在做这种分辨时,一定要对自己非常诚实。因为你可能会存心混淆两者。

操练一段时日之后,我们不难看出,除了「不设例外」以外,诚实地面对化解小我的过程所产生的抗拒心理,更是不可轻忽的。

相关文章

  • 肯恩练习手册行旅第九课

    第九课:我看不出任何事物的当下真相 本课顺着第七和第八课的逻辑继续发挥下去。既然我的思维受制于业已不存在的过去,因...

  • 肯恩行旅46

    肯恩行旅 46 第四十六课 上主是我得以宽恕的爱。 请注意,本课是〈练习手册〉首次正式进人宽恕的议题。 (1:1-...

  • 肯恩行旅68

    肯恩行旅 68 第六十八课 爱内没有怨尤 我先前已经提过,〈练习手册〉经常会有好几课环绕着某一主题不断延伸,反复铺...

  • 操练笔记 第23课 为什么说“世间的一事一物都是报应的象征”?

    今天操练23课,看肯恩的《练习手册行旅》解读到第三段第一句,如下: (3:1)你所见的世界,是一个充满报应的世界,...

  • 肯恩练习手册行旅第十三课

    第十三课:无意义的世界令人恐惧 (1)今天的观念实际上不过是前一观念的另一种说法,只是比较具体地点出它所勾起的情绪...

  • 肯恩练习手册行旅第十四课

    第十四课:上主从未创造过无意义的世界 (1)今天的观念一语道破了无意义的世界不可能存在的原因。凡不是上主创造的,便...

  • 肯恩练习手册行旅第十五课

    第十五课:我的想法乃是我自己营造出来的意象 (1:1)那些意象,正因出自你认为是自己想出来的想法,所以你很难看清它...

  • 肯恩练习手册行旅第十六课

    第十六课:我的念头没有一个是中性的 这个观念主要是修正「我们的想法一点力量也没有」这一误解。就某一层次来讲,我们的...

  • 肯恩练习手册行旅第七课

    第七课 : 我所看到的只是過去的經驗 第七課基本上是前六課的一個總結,它開門見山便在第一段逐字逐句地複述前面幾課的...

  • 肯恩练习手册行旅第十二课

    第十二课:我烦恼,是因为我看到了一个无意义的世界 第五课说「我绝不是为了我所认定的理由而烦恼」,以及第六课「我烦恼...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肯恩练习手册行旅第九课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uoiagc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