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的,请认真,听,课改的声音。
这本《把课改作为方法》回来的时候,我在离家千余公里之外。
参与本书的“7日共读共写圈”时,我已经错过了第一期。
带着些许遗憾,今日(7月3日)晚7:30分,腾讯会议里,我听到了,课改的声音!!
在这里有报社老总,有作者本人,有资深校长、教研员,还有更多耕耘于一线的教师汇集一堂,共同畅聊有关课改,有关如何精读、消化这本书的经验之谈……
也是在这里,我学到了3211结构化写作的新模式;
还是在这里,我听说了建模阅读和结构化写作。
果然,加入学习共同体,不经意间就打开了我阅读和写作的新篇章——
一,三个观点
白天忙忙碌碌,7点半到9点半,两个小时的腾讯会议,认真聆听,待打开这本书时,已经很晚,粗略的浏览“写在前面”和“写在最后”的内容,已经让我受益匪浅。
1.课改者,国之政,启育人之道,求明日之兴。
2好的教学不是“告知”,而是“感知”。
3.课改就是种植思想,点燃热情,保持饥饿。
二,两个思考
1.课改如今算是落实到地了吗?
褚老师在“写在后面”部分谈到,他的职业生涯几乎与课改同步——2002到2022,进行了20年。
而我,也几乎是从那个时候踏上讲台。岁月不居,课改进行的到底如何?作为一线教师,到如今我依然还有点迷惑。
初登讲台时,一位教化学同事一番话,到现在仍记忆犹新:
课改之前,老师好比饲养员,提前用铡刀(教学工具、设备)把各类青草(知识)铡好、切段,撒到食槽(课堂上)去喂养牛羊(孩子们)。
课改之后,就像公共汽车上的售票员被自动售票机(如今更先进,直接扫码)取代一样,饲养员退居幕后,牛羊们被牵出来,“散养”到各式青青草原上,一开始,大部分牛羊们不知所措,太阳已经落山了,面对芳草鲜美的美味却不敢、不知、不懂得下嘴,于是饿着肚子回到“圈里”;
后来,一两个灵性的小牛羊,尝试着用嘴巴去啃,“哇,这看起来有点陌生的地上长出来的东东原来如此鲜美?!”于是这些敢于“吃螃蟹”的灵性的牛羊们吃得肚皮滚圆,没过几天,个个膘肥体壮,毛色发亮;
还有一部分牛羊们依然被主人机械的牵出来,机械的东张西望,机械的茫茫然无所事事,饿的头晕眼花,前肚皮贴后肚皮,再被机械地牵回圈里……
这一段关于“课改”的精彩言论,确实形象又贴切。
这么多年过去了,主动下嘴啃草的“牛羊”们队伍壮大了几何?
这是我一直关注的,我衷心的希望这些“小牛羊们”能早一点主动“啃草”——从“要我学”变成“我要学”,这将是师生的一场“心动之旅”。
这才是“国之政”,才能“启育人之道,求明日之兴”
2.为人师者如何把“传道授业解惑”落实下来。
千余年之前的韩愈就把为人师者的定位、承担的职责用“传道授业解惑”这六个字概括,绝对一针见血。
过去了这么久,我依然在寻寻觅觅,怎样把“传道授业解惑”更有效、更润物无声地给到孩子们。
看到群里的招募公告,我稍一迟钝就错过了第一期,如今的第二期坚决不能再错过。
为什么?我想通过读这本书和小伙伴们一起深读、精读这本书,让我找到“传道授业解惑”的妙招。
我想像褚老师所说的那样“种植思想,点燃热情,保持饥饿”地带着孩子们在知识的汪洋里快乐“冲浪”!
书的内容我还没顾得上认真拜读,但我相信,作为资深媒体人和多年如一日关注课改前沿新动态的褚老师绝对会在书中奉上多多的干货!
除了认真阅读,我还能做什么呢?
三,一个问题
多年来,我读书的速度都比较慢,不知道这次的“7日共读共写圈”我能不能准时完成任务。
不过我相信圈里那么多大咖的榜样带动,能拉上有“重度拖延症”的我吧。
四,一个行动
说100次,想1000次,不如行动1次。
就从早起读书,睡觉之前打卡开启这次的“7日共读共写圈”吧。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