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一棵树文学生活里的探索
《黄金时代》里的萧红——残酷生活束缚下的肆意人生

《黄金时代》里的萧红——残酷生活束缚下的肆意人生

作者: 小小的简单的 | 来源:发表于2018-12-21 20:45 被阅读40次
图片来源于网络

《黄金时代》这部影片主要演绎了民国时期的作家萧红短暂、奔波、又肆意追寻自我的一生。

萧红,原名张乃莹,出生在大东北黑龙江呼兰河县的一个地主家庭。病逝于香港红十字会设于圣士提反女校的临时医院。享年仅31岁。

本片主要介绍了她与祖父度过了满怀希望的的童年,在高中毕业时与表哥逃离家庭去北平寻梦,后迫于家庭及经济压力又重回家乡。但为了追梦,她再次从家逃离到哈尔滨。投奔以前的订婚对象汪恩甲,遭遇怀孕及抛弃后,邂逅萧军。与萧军相爱相杀几年后分手,最终与端木蕻良在香港度过了人生的最后时光。

萧红的一生都在寻觅,寻觅更广阔的天地,寻觅更美好的爱情,寻觅自己文学创作的梦,寻找自己想要的人生。

在那样的年代,在那样的世俗下,特别是一位女性,想要活成自己,得需要巨大的勇气和热情,还要有一颗不畏外界一切束缚和压力的强大的内心做支撑。

但她没有屈服,虽时时被流言蜚语包围,经常有饥寒交迫相逼,她还是活成了世人眼中的英雄。

1.总要惘然选择欢喜带来的忧愁

为了继续求学,萧红在高中毕业那年,拒绝了父亲为她所定的婚事。与已婚也在求学的表哥一同离家出走,到了北平。逃离了沉闷的家庭及世俗订婚的束缚,终于放飞了自己,欢喜的萧红在那里感受到了自由的美好,和外界的新奇。

但好景不长,那个年代,不会对“叛逆者”永远疏忽大意,表哥被家里切断经济供给后,最终离她而去。无路可退的她只好选择回家,从此,在家乡背上了骂名。而此骂名也困扰了她一生,如她所写,“我在想,我写的东西以后还会不会有人看,但我知道,我的绯闻,将会永远流传。”

父亲为躲避邻里的羞辱,全家举牵回阿城县的乡下老家。萧红的行为在那时被称为“伤风败俗”。

周围人的嫌弃、唾弃及乡下的沉闷都在煎熬着一颗向往自由的心。正如她在《呼兰河传》中写的那样,“我站在街上,不是看什么热闹,不是看街上行人车马,而是心里在想,是不是我将来一个人也可以走得很远?” 为此,她再次从家乡逃离出去。

2.总要坦然面对失去换来的拥有

为了自由,为了心中的梦想,为了不沉闷而雷同的一生,从乡下老家逃出来后,萧红只身来到了哈尔滨。那个更广阔的城市可以安放她的梦。但无依无靠的她,又突然觉得全世界都与她背离,迫于生存压力,举目无亲的她只好投奔了以前的订婚对象——汪恩甲。

两人在旅馆里同居了七个多月后,汪恩甲突然销声匿迹,只留下欠旅馆的巨额债务和已身怀六甲的她。

走投无路之下,她向报社声援救助,报社职员萧军在给她送回信时说明了报社的寒酸与无奈,但两人从此相识,并在交谈后互生情愫。

被囚禁在旅馆的萧红最终却因松花江决堤而有幸逃了出去,命运逼扼她,却也留希望给她。就如同她写的那样,“自由从来不易,不是一个姿势,一个手势,自由是永恒的克服重力,挣扎着向上飞。”

历尽艰辛的她,在医院产子后将婴儿送人。与萧军开始了相爱追梦的旅程。在那段甜蜜的日子里,虽有饥寒交迫同行,但也有彼此相爱的美好相随。就是在那段日子里,萧红写下了人生的第一部小说《弃儿》。开启了她真正的文学创作之路。

而日子在消耗完两人的激情后就开始回归日常的平淡和琐碎。随着小说的发表,生活慢慢的不再穷困潦倒。本以为财富的增多,会换来更多的幸福,不曾想,萧军出轨,情随心变,还时常以对萧红的家暴来彰显两人相处的狰狞。

萧红曾心酸的写到,“她是一种很强大的真实,她裸露的绝非身体,而是灵魂,她用她的全力去爱,她的爱,让她爱的男人变得强大起来,骄傲起来,随心所欲起来。然后,她第一个被伤害,她的强大,让男人下手很重,其实,她是很疼的……。”

生活就是这样,总是在你拥有一些时,剥夺掉另一些内容。

3.总在倾听内心的呼唤一去不回头

有苦、有泪、有伤害,但依然保有自己内心最真实的想法,不屈服,不回头。

萧军面对在文学上更为突出的萧红心里并不是认可和赞赏,相反更多的是嫉妒和愤怒,这也是他出轨和对萧红家暴的其中一层原因所在。

而两人那样的相处状态,萧红也写到,“女性的天空是低的,羽翼是单薄的,而身边的累赘是繁重的,而且多么讨厌呵,女性有着过多的自我牺牲精神,不错,我要飞但同时,也觉得……我会掉下去。”

多么无力与无奈啊!身处那样的时代,女性身份卑微,更难追求自由与独立。但她却从未放弃希望,始终着保持内心的坚定与从容。正如她写的,“人生激越之处,在于永不停息地向前,背负悲凉,仍有勇气迎接朝阳。”

萧红后来结识了鲁迅,在被鲁迅赏识和提携后又写出了中篇小说《生死场》。

无论面对怎样的困境,她一直坚持着自己的写作理想,追随着内心的向往。

从与萧军的感情重负中解脱出来后,萧红与端木蕻良正式步入婚姻。

她历经与萧军的感情创伤后,她,“只想过正常的老百姓式的夫妻生活。没有争吵,没有打闹,没有不忠,没有讥笑,有的只是互相谅解、爱护、体贴。” 

即使当时大家都反对这桩婚事,但萧红依然遵从自己的内心,坚定的选择与端木结婚。婚后,两人辗转重庆,后在香港度过了生命最后的三、四年。

4.一个人自由的笑,自在的哭,此生不朽。

萧红曾写到,“做怎样的事,选择怎样的自由,决定着成为怎样的人,赢得怎样的爱与人生。” 她一生追寻内心真实的愿望,向往自由,拼力与时代的洪流抗争,即使,“从异乡奔向异乡,这愿望多么渺茫,而况且送着我的是海浪,迎接我的是异乡的风霜。”  她也从未退缩。

她也写过,“每个人生存生活环境不同,背景也不尽相似,但无论如何,驻足回望自己走过的心路历程,始终是个正直善良的人,不因迷失自己的灵魂而愧疚,始终是个热爱生活,尊重生命,坚守并执着于自己信念的人,不因无端地挥霍浪费掉属于自己生命的时间而遗憾。虽没有取得骄傲可喜的成绩,但也无庸庸碌碌活一生。如此足矣!”

一生漂泊,居无定所,但这对于萧红来说,又何尝不是一种自由。

她生命虽短,却拥有遗世巨著《呼兰河传》、《马伯乐》等流芳百世。

她虽身为女性,力量薄弱,但从未屈服于世俗、屈服于传统礼教、屈服于庸常,即使攀附,也是为了把这人世间的天高地厚都走通透,让此生不朽!

图片来源于网络

相关文章

  • 《黄金时代》里的萧红——残酷生活束缚下的肆意人生

    《黄金时代》这部影片主要演绎了民国时期的作家萧红短暂、奔波、又肆意追寻自我的一生。 萧红,原名张乃莹,出生在大东北...

  • 爱便爱,不爱便分开 ( 作者:夜路人)

    突然觉得《黄金时代》里萧军对萧红的那句答复好好 萧红:...

  • 黄金时代下的萧红

    黄金时代下的萧红 『文/四金』 (一)邂逅萧红 记得第一次去萧红故居还是上小学的时候,学校...

  • 黄金时代里的萧红

    当别人在艰难选择文学派别,甄别政治立场的时候,萧红说:“我只想拥有一个安静的环境写写东西。”二十岁的她不满家里...

  • 我也有萧红呼兰河传里的小世界

    因为萧红看了黄金时代,又因为黄金时代看见了萧红,看到了萧红笔下的呼兰河,于是一个冲动买了《呼兰河传》。《呼兰河...

  • 现在没安全感的你,是不是来源于童年的你—萧红

    记得刚知道萧红是看汤唯演的《黄金时代》电影—萧红, 感觉里面的萧红文艺、浪漫、凄苦、勇敢,最近在看萧红的《...

  • 深秋时节忆萧红

    深秋时节忆萧红 ——看影片《黄金时代》 深秋时节,影片《黄金时代》公映。这部描写萧红一生的小传,较为详细地记述了她...

  • 黄金时代

    因为萧红想看《黄金时代》,又因为《黄金时代》去好好阅读了萧红。说来我算是个伪文青,许多事情不过是知之皮毛,就象萧红...

  • 这是谁的黄金时代?

    【匮乏篇】萧红的黄金时代与鲁迅的黄金世界 电影《黄金时代》如何解题? 首先来看看萧红的原话吧,1936年冬天,在日...

  • 电影《萧红》观后感

    无意中看到萧红这个电影,便忍不住打开看看,看看这个小宋佳演的跟汤唯演的《黄金时代》里的萧红有什么区别? 萧红,一个...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黄金时代》里的萧红——残酷生活束缚下的肆意人生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uouvk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