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谓的变态和惩罚,不过是各取所需

作者: Grace_Gu | 来源:发表于2017-11-05 18:44 被阅读90次

最近,豫章书院这所“学校”登上了头条。

那些因为孩子叛逆,顶嘴,不爱学习的家长,花费几万元把孩子送进豫章书院,希望孩子就此变乖。可是,豫章书院不过是个变态体罚所,将孩子们关进不见天日的屋子,无视孩子的死活,滥用体罚,监听孩子的电话;有个学生不堪忍受,喝洗衣粉自杀,校方居然不让他就医,对此不管不顾。

然而,今天下午,我却看到这样一条微博——一群家长来到豫章书院现身说法,力挺豫章书院,认为书院无罪,应该继续开办。

东窗事发后,我们都在谴责豫章书院的残酷,抨击无良的体罚和无知的家长。如今,那些家长再次刷新了我们的三观——原来,豫章书院已成了他们内心的图腾。

也许有人会问,豫章书院这样惨无人道,缺乏资质的“学校”,为何能收取高昂学费,为何能经过教育部门的许可。这一切,不过印证了那句老话——存在即合理。事实上,从不是豫章书院诱骗了家长,而是家长无处实现的愿望,让一所所豫章书院大行其道。

现如今,我们总在谈论着自由,可是真正的自由,又是否存在?男女平等的口号喊了百年,无数女人依然将嫁入豪门作为终极追求;男女平分家务的设想始于五十年前,时至今日,又有多少女人,即使有能力养家,仍然不知道男人可以在家带孩子。其实,每个人发自内心的选择,也许是自由的产物,更是社会和教化的洗礼。那些为豫章书院辩护的家长,又何尝拥有过自由。除了相信体罚,相信学校的魔鬼训练,他们的世界里,还能有什么备选项?

有人说,这些家长,早已被豫章书院洗脑。然而,真正束缚了他们的,不是豫章书院,而是他们自己。当他们将孩子送进豫章书院时,早就将这种“学校”,奉为最后一根救命稻草。别人以为豫章书院的曝光,能救孩子于水火之中,他们却以为孩子“变好”的最后一丝希望已经破灭。所谓的变态和惩罚,在学校与家长间,不过是各取所需。

现在,一家豫章书院倒了,可是如此变态的行走学校,在中国还有多少?有人在那条微博下说,其实,每个省都有几所类似的“学校”,家长管不住孩子,就让孩子进去受苦。即使我们可以取缔所有“豫章书院”,那些家长的需求,又该如何填补?更加畸形变态,匪夷所思的产业,又是否会出现?

所以,真正亟待改变的,莫过于固执愚昧的家长。他们或许很难改变,可每一个痛恨悲剧的人,同样有理由告诉其他父母,不要把所谓的“学校”,当做拯救孩子的上帝;简单粗暴的体罚,也不会让“坏孩子”变好,只会弄巧成拙;除了放弃,掏钱,图省事,父母更应该相信自己和孩子,对孩子的人生负责,也对自己的头脑负责。

也许在外人眼里,支持豫章书院的家长,都被邪教下了盅;可高中政治书上也写着,内因是事物变化发展的根据。如果不是相关知识的匮乏,全天下的豫章书院,又怎能嚼着人血馒头。当我们在批评家长的可笑时,更应当牢记,让每个家长不再怀有偏见,不再盲目地看待教育,粗暴地对待孩子,才是这些无良机构倒台的意义。

相关文章

  • 所谓的变态和惩罚,不过是各取所需

    最近,豫章书院这所“学校”登上了头条。 那些因为孩子叛逆,顶嘴,不爱学习的家长,花费几万元把孩子送进豫章书院,希望...

  • 2018-11-09

    无所谓感同身受,不过是各取所需

  • 金铭《童心》

    所谓发怒和讨厌,不过是恨自己控制不住局面,也是为别人的错误惩罚自己。自勉

  • 所谓的爱情

    所谓的爱情 哪有什么美好可言 暂时伪装成很爱的样子 不过是因为利益关系 的 各取所需 所谓的爱情 哪有什么不弃不...

  • 沉淀自己,静等花开

    伏尔泰:“这世上没有所谓命运一说,一切都只不过是考验、惩罚和补偿。”

  • 伍尔福克读书笔记8

    奖励和惩罚在教育中的作用 1、奖励和惩罚对学生形成和改变态度和行为有决定性影响。 奖励的方向是明确的,告诉...

  • 诗之歌

    物欲横流, 早已淹没了诗情。 所谓诗篇, 不过是白话译文。 诗是风雅, 不是变态和神经; 诗是李杜, 不是海子与顾...

  • 缘分不过是美丽的借口

    缘分——所谓缘分不过是美丽的借口,那么遇见便是当时各取所需。 流光——岁月犹如独舞,一圈又一圈,随时都可能临近终点...

  • 2020-10-27

    所谓奋斗,就是在成为比变态更变态的变态之途,越走越变态

  • 11学习笔记—变态心理的表现异常

    变态属于一种异常现象,所谓异常是指异于常态,即异于日常行为的状态。 除了行为变态和人的变态之外,还...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所谓的变态和惩罚,不过是各取所需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upjhm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