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七(三一) 【原书卷七·六九】
人莫不有五官百体,而何以男夸宋朝,女称西施?昌黎《答刘正夫》云:“足下家中百物,皆赖而用也;然其所珍爱者,必非常物。”皇甫持正亦云:“虎豹之文必炳,珠玉之光必耀。”故知色彩贵华也。圣如尧、舜,有山龙藻火之章;淡如仙佛,有琼楼玉宇之号。彼击瓦缶、披短褐者,终非名家。
宋朝,春秋时宋国公子,容貌甚美。后常用作美男子的代称。《左传‧定公十四年》:“卫侯为夫人南子召宋朝。”杜预注:“朝,宋公子,旧通于南子。”
西施,(生卒年不详,一说卒于前473年),一作先施,本名施夷光,春秋时期越国美女,一般称为西施,后人尊称其“西子“,春秋末期出生于越国句无苎萝村(今浙江省诸暨市苎萝村)。出身贫寒,自幼随母浣纱江边,故又称“浣纱女”。她天生丽质、秀媚出众,是美的化身和代名词。
皇甫湜,(777—835),唐代散文家。字持正,唐睦州新安(今浙江建德淳安)人。唐宪宗元和元年(806),进士,历陆浑县尉、工部郎中、东都判官等职。他与李翱都是韩愈的学生,与韩处于师友之间。李翱发展了韩文平易的一面,皇甫湜则发展了韩文奇崛的一面。皇甫湜在阐述韩愈反对因袭、主张独创的理论时说:“夫意新则异于常,异于常则怪矣;词高则出于众,出于众则奇矣。”有《皇甫先生文集》传世。今传有《皇甫持正文集》六卷,文三十多篇。
藻火,古代官员衣服上所绣作为等差标志用的水藻及火焰形图纹。《书·益稷》:“宗彝、藻、火、粉米、黼黻、絺绣,以五采彰施于五色,作服。”孔传:“藻,水草有文者。火为火字。”孔颖达疏引 郑玄曰:“宗彝也,藻也,火也,粉米也,黼也,黻也,此六者紩以为綉,施于裳也。”唐韩愈、李正封《晚秋郾城夜会联句》:“命衣备藻火,赐乐兼拊搏。”宋代庄季裕著《鸡肋编》卷上:“﹝米芾﹞有好洁之癖,任太常博士,奉祠太庙,乃洗去祭服藻火,而坐是被黜。”
瓦缶,音wǎ fǒu,释义:1、小口大腹的瓦器。2、古代陶土制的打击乐器。
短褐,音duǎn hè,又称“竖褐”。释义:用兽毛或粗麻布做成的短上衣。指平民的衣着。以劳作方便为目的的便服,上衣长度一般在臀部和膝盖上下。亦引申为贫苦人、劳作装、便服(包括了上衣下裤)。或指地位卑下的人。到清末,短褐在小说、戏曲中称短打。
本人翻译:
(略)
真老实人言:
虎豹之文必炳,珠玉之光必耀。作诗写文,要想成为名家巨作,还是要出新、出奇。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