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教育:以分离为前提

作者: 饼干麻麻 | 来源:发表于2019-01-09 15:07 被阅读4次

之前写过一篇文章《你的孩子,其实不是你的孩子——智慧的父母不会让孩子成为自己的附庸》,希望帮助父母们认识到孩子是独立的生命,如果父母能够像尊重另一个成人一样地尊重孩子,就会在家庭教育中选择正确的路径。这个路径就是:既然孩子是独立的,那么他们最终必将和父母分离,因而,分离是我们在家庭教育中的大前提,也是所有教育方式的起点和原则。记得罗胖儿在讲《原则》这本书时对“原则”有一句很精辟的阐释,原则就是,当我们面临选择时,让我们做出正确选择的那个准绳。

每一个孩子在出生前,父母就应该对分离有一个非常清晰的认识,因为他/她终将离开,因此,所有的教育都应该围绕着她/他离开父母之后能否过得好这个重点来安排,应该教给他们什么,在什么情况下可以迁就,哪些事情不能心疼。

孩子未来是要离开父母的,出国或者去外地,他们和我们分别后,父母不能时时在他们身边守护,他们表现得如何?是否能够自理、自护?是否受人欢迎?是否能做出清晰的是非判断?是否能把握时间?是否会求助?这些问题是父母需要考虑的重点,而不是想着未来还能怎么替他们出头,帮他们做什么事。

孩子未来步入职场后,是不能选择他的上级的。领导有民主型的、专制型的、强势的、老好人型的、软弱的等等,任何人都有缺点,任何人都有可能被冤枉,在这些情况下,作为父母都是帮不上忙的。

分离是一切教育的基础和前提。有一本心理学的书叫做《必要的丧失》,这本书认为,人一生在不断拥有也在不断丧失。随着人的成长,能力不断提升,就会逐渐丧失外界给予的支持。

比如,当小宝宝在妈妈肚子里时,什么都不用担心,不用吃不用喝,不用怕被噎着,也不可能有诺若病毒,不会有安全问题,因为母体已经做了所有筛选,只要待着睡觉就好了。这时候母体就是外界的支持。但从母体出来以后,孩子的自由度更大了,活动环境更大了,但会遇到季节交替,就可能饿肚子等等,需要面对各种问题;孩子在父母怀里的时候被父母抱着呵护着,但开始学走路了以后,获得了独立行走的能力,就会遇见道路不平,会跌倒,会有更多的潜藏的风险。

孩子到了青春期,家长不愿意分离也得分离。青春期的孩子内分泌系统发生变化,这其实是另一种“更年期”,会导致孩子的思维、行为出现一定的紊乱。同时,青春期的孩子开始有了独立的认知,进入第三次反抗期,这就使得青春期的叛逆行为更加剧烈。

前两次的反抗期分别是两岁和七岁,随着年龄的增长和能力的提升,孩子们不断地以各种方式告诉父母,“别管我,我有我独立的意识,我想自己试试”。作为父母,一定要珍惜每一次孩子所说的“妈妈我来”“爸爸我想试试”“这个我可以”。不要对说“不行”,不要打击孩子的积极性。如果很清楚孩子终将与家长分离,就应该支持他们每一次独立的尝试。

如果担心孩子的能力还不足以胜任他们想做的事情,父母也可以为孩子画出他们可以自由行动的“框框”,确保在这个框里孩子可以安全地进行他们的独立尝试。

最近7岁的筱妞也开始不断地提出自己希望进行独立尝试的诉求,最近开始自己洗袜子;这两天还表现出对做饭的浓厚兴趣,从之前觉得好玩和妈妈一起做豆沙包,到现在想尝试帮忙淘米、洗菜摘菜,我尽量给她提供她能够驾驭的材料,然后放手让她进行尝试。

我们尝试了用大菜刀切一些比较硬的蔬菜,但是她的力气还不够,菜刀也拿不稳,不安全,于是我们换成了小一些的熟食刀,蔬菜也换成了小葱,这样她就能比较安全地体验做一个厨房小帮手了。

在别的场合力,父母也可以对孩子说“只要不出这个门,可以随意走走”,或者是“可以去同学家,但是到了立刻给我打电话”等等,针对孩子现有的能力,一定要鼓励他去尝试,同时规避风险,给出明确的安全边界,并教给他们防范风险的方法。引导孩子在可以驾驭的范围内来做选择,既能够体现他们的自主性,又不会让无限的无法驾驭的事情带来风险,或者打击他们的信心。随着孩子的成长和能力的增强,边界可以慢慢地开放。

在以分离为大前提的家庭教育中,父母需要尊重孩子的独立性,欣赏并支持他们每一次为追求独立而做的努力和尝试,并为他们建立可靠的安全边界,这也是一门需要家长和孩子共同学习的课程。

相关文章

  • 家庭教育:以分离为前提

    之前写过一篇文章《你的孩子,其实不是你的孩子——智慧的父母不会让孩子成为自己的附庸》,希望帮助父母们认识到孩子是独...

  • 以爱为前提

    想起菲朵说的:任何事情都是在围绕着爱。 每天都在收获新东西。真诚、用心、思考、执行,非常重要。都运用其中。 我今天...

  • 以和好为前提

    影响双方关系有三方面的因素,第一个是两个人的共同之处、第二个是两个人的不同但能互补之处摩擦和冲突就发生在第三个...

  • 以热爱为前提

    1 今天听樊登读书会,讲到《硅谷超级家长课》,一位很厉害的老师讲她的TRICK教养法,她自己有三个孩子,都非常优秀...

  • 以同情为根本,以了解为前提

    打卡第七天 团队出现问题后反思: 朋友彼此帮忙时所应注意的,就是:以同情为根本,以了解为前提。我们对朋友如果是爱护...

  • 以荣耀神为前提

    “拯救我们的神啊,求你因你名的荣耀帮助我们! 为你名的缘故搭救我们,赦免我们的罪。”(诗79:9) 以荣耀神为祷告...

  • 以自律为前提的自由

    不知是年前的哪一天,在刷朋友圈的时候看到一篇《每天五点起床的人生,真的是赚翻了》,作者在文中阐述了种种早起的好处,...

  • 以约束为前提的自由

    以约束为前提的自由,好吧,看了《这么慢,那么美》我才有这个认识。向往自由一直是我一直在不懈追求的目标,不过,可惜的...

  • 以分手为前提的对谈

    “我已经有了新的女朋友。”时凯定在沈秋华对面。 沈秋华的眼神晃了一下,又淡定地笑说“很好,你一直都招女孩子喜欢的。...

  • 以分离为目的的爱

    有人问我,我常年在外,家里怎么办,没有你能转得动吗?纪伯伦说过一句话,你的孩子不是你的,他是他自己的。在所有的爱中...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家庭教育:以分离为前提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upwir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