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重承诺,本文系原创,首发个人新浪博客,ID踏雪,文责自负。)
网图侵删看鲁讯的《故事新编》,里面有一篇《采薇》,与诗经中的那篇《采薇》不同,是伯夷叔齐两兄弟俩不识周粟,一起饿死的故事。
鲁讯的故事,多有一定的讽刺寓意,且有着鲜明的时代特色,在这里不想多谈。只单纯地想说说伯夷叔齐兄弟俩。
上古时期,实行禅让制,尧让位给舜,舜让位给禹,传贤不传子,史称禅让。禹死,其子启袭位,从此禅让被王位世袭制代替。
夏、商便沿用了世袭制,但到了商后期,孤竹国却出现了辞让的事情。国君,即伯夷叔齐的父亲孤竹君。死前留下遗命要三子叔齐继位。这叔齐重情重义,想把王位让给哥哥伯夷。
大哥拒绝了,为了让二弟安心继位,伯夷便悄悄地离开了。结果,叔齐也没继位,卷起行李追哥哥去了。
至于孤竹国的王位最后由谁继承,史书和故事中并没交待。古代的兄弟是按伯仲叔季排位的,那伯叔均不想承继,当由仲季来担当吧。或许,排名第二的夭折了?
这件事后人难以妄拟,不作推断。
后兄弟二人为了躲避残暴的商纣王,居住在北海之滨和东夷人一起生活。后听说西伯侯姬昌仁德,尊老爱幼,于是哥俩便慕名一路往西想去投奔姬昌。
只是,等哥俩一路风尘仆仆赶到时,西伯侯偏偏亡故了。而其子武王姬发正厉兵秣马,准备去伐纣。
这兄弟二人虽也认为商纣的统治残暴不仁,但是,对姬发这种以暴除暴的行径是持反对态度的。于是,忙拦住姬发的马头,扯住人家的马缰绳给予阻止。
姬发壮志豪情,怎么会听这兄弟俩的呢,讨商大业,可是父亲姬昌在世时就筹谋已久的。怎会因为两个不足为虑的人而中止?手下想要杀掉二人,吕尚认为二人有节义,这哥俩才避免了被砍头的下场。
姬发伐纣成功,成为武王,普天之下,全是西周的疆域了。这哥俩硬是不买这个帐,跑到了更西的首阳山,在山里采薇过活,最后饿死了,估计是死于营养不良。
这便是伯夷叔齐不食周栗的故事。
二人的这一做法,很是符合了后来孔子儒家的观点。儒家欣赏抱节守志的人了,儒家认为,人生价值不在于你能获得什么功名利禄,而在于你对社会作出了什么贡献,在后世对你的评价中来体现人生价值。这就是留名千古。
所以,伯夷叔齐的故事,被儒家定为标尺人物,被后世景仰。这兄弟俩死后却流芳千古,也算死得其所,了无遗憾了。
每个朝代的兴替,都有特定的方式,但多数形式如伯夷所说,以暴治暴,取而代之。
君为舟,民如水,水能载舟,亦能覆舟。儒家既然认为,失民心者失天下,得民心者得天下。
彼时,大部分的民心可是倾向于西齐,看牧野之战中奴隶和平民们阵前倒戈便显而易见了。那武王伐纣,正是民心所向。
依伯夷的意思,是要等到一棵大树彻底地被虫蛀了之后,再也没有一点生命力时,再对其进行砍伐,把握一个时机而已。
武王不是不可伐纣,而是选择的时机不对,还不到?
伯夷叔齐的想法是好的,只是,做法却欠妥。商纣的残暴,如果等到真正的水没顶时再取而代之,那将会有多少百姓黎民遭受涂炭?
遥想当年,孔老夫子其实都没这么死板。他老人家出生时,周王室已衰微,诸侯群起,逐鹿天下。
老夫子没去周王室推销自己的治国之策,而是带着追随者,去了各诸侯国推销自己的学说。
所以,才有人揶揄:乞丐何曾有二妻,邻家焉得许多鸡。当时尚有周天子,何事纷纷说卫齐?
伯夷叔齐不赞同以暴治暴,顺从自然,依着商纣的残暴,离亡guo肯定不远了,不用武王讨伐,届时民怨沸腾,也会落个咎由自取,自我毁灭的下场。
这就是所谓的不是不报,时候未到。天作孽,犹可违;自作孽,不可活!
道家主张无为而治,顺其自然。伯夷叔齐生得早了点儿,不然俩人定会成为老子的信徒。
当历史的车轮轰隆隆地碾过大汉地界,太史令司马迁追忆先贤,遂做《伯夷列传》,借其发挥,抒胸中块垒,唐宋八大家中的韩荆州也手书《伯夷颂》,自我鼓励。
放眼五千年的历史长河,鲁迅先生归纳的那几类人,此二人是哪一种呢?拼命硬干的,还是舍身求法的?似乎都归不上吧?
这兄弟二人固执得有点迂,但是,有一点不能不承认,诚如太公尚所言,二人是有节义的人,这种固守抱节的精神,让人敬畏。是应该传承的!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