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劝导战神
战争一旦开启很快就会失控,表面看一切都由统帅控制着,但统帅已经被战争逻辑所摆布。
成吉思汗开始只是为了雪耻,但为了追赶雪耻的对象花剌子模国王,一路上必定要消灭一切阻挡和反抗的力量。终于追到了首都,国王早已逃走,因此又必须追下去。后来听说国王已经死在一个岛上,安排了继位者,那还要追赶继位者。在追赶过程中,由于不愿分出力量来管理已占领的城市,因此总是毁城屠城,越来越残酷。
这中间还包括统帅个人激情的失控。成吉思汗觉得自己越来越精通打仗了,因此把战争当作了一节节攀高的自我竞赛和自我享受,这又变成了一种无法终止的强大动力。
在人类历史上的那些战神,像大流士,亚历山大,凯撒都遇到过这种停不下来的战争逻辑。只不过成吉思汗遇到的最大,因此在规模上也超过了以前的任何战争。
对于这个过程,耶律楚材当然看不下去了,当成吉思汗的部队终于攻下首都河中府,也就是当时亚洲最富裕、最繁华的名城撒马尔罕,之后他进城一看,不由得惊呆了,他写道:
寂寞河中府,声名昔日闻。城隍怜犬亩,市井半丘坟。
一座世界名城居然城内大半成了墓地。他的很多诗都都以寂寞两字开头,我们可以想见他在一路上越来越孤独的心情。
他开始质疑万里西征的必要性。
西行万余里,谁谓乃良图,四海从来皆兄弟,西行谁复叹行程。
他每天都盼望着能够东归。
春燕楼边三两声,冬天回首望归程。天兵几日归东阙,万国欢声贺太平。
正在这时,成吉思汗听从一个汉族官员的推荐,决定邀请道教全真派掌门人丘处机,也就是长春真人来到军中,传授长生之道和治国之道。丘处机当时在山东已经70多岁,属于德高望重的辈份了,耶律楚材很希望他能来一起规劝成吉思汗。
耶律楚材给丘处机写了一封诏书,把丘处机的西行与传道连在一起,与老子和达摩连在一起。丘处机动心了。
丘处机果然手持木杖上路了。他已经70高龄,路又实在太远,他走了整整几年,当他终于到达撒马尔罕的时候,成吉思汗已经渡过西边的阿姆河,又去战斗了,指令耶律楚才在撒马尔汗陪陪丘处机。
耶律楚材立足的是儒学和佛学,丘处机立足的是道家学说。因此,中国文化三足鼎立的思维结构就在成吉思汗的营帐边高浓度地组合了一种大文化,以这样的方式直接面对人类历史上最大的战神,这是空前绝后的事。
丘处机终于在耶律楚材的陪同下见到了成吉思汗。丘处机以中国文化中的一些优秀理念劝导成吉思汗,例如清心寡欲,不嗜杀,敬天爱民等。耶律楚材也一起解释,对成吉思汗产生了正面的影响。不管怎么说,这是一个重大的文化事件,耶律楚材是文化桥梁。
![](https://img.haomeiwen.com/i10666569/b3022836cf4051a8.jpg)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