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回答两个问题:
你结婚几年了?
你是否已经对自己的婚姻深感无力?
你是否会自问“当初为什么会选择这个人”?
其实后两个问题是由你自身的人格特质来解释的。
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充满了社会选择。这些选择的重要性不同,从琐碎的事情(我到底看哪部电影)到意义深远的事情(我应该选择这个人作为婚姻对象吗?)。社会选择通常以选择者的人格特征为依据。
当你选择了一个长期的配偶,你就会与这个特定个体密切长期交往。你所面临的社会环境和居住环境很可能发生改变。在选择一个配偶的同时,你还选择了可能会接触到的社会行为,以及产生这些行为的朋友和家庭网络。
那么,基于人格特征,人们会选择与谁谈恋爱呢?
我们会寻找一个与自己人格相似的人还是不同的人谈恋爱?
配偶的选择是如何与婚姻的稳定性相关的?
评价以下因素对于你在选择婚姻配偶时哪个最重要?
1、擅长烹调和料理家务
2、让人感到愉快
3、善交际
4、相似的教育背景
5、优雅、整洁
6、有较好的经济基础
7、贞洁(未发生过性行为)
8、可靠
9、情绪稳定,成熟
10、希望有家庭和孩子
11、有较好的社会经济地位
12、长相好
13、相似的宗教背景
14、有抱负、勤奋
15、相同的政治背景
16、批次吸引,互相爱慕
17、身体健康
18、有教养,聪明
研究发现,世界上大多数人认为“彼此吸引或爱慕”是择偶时最看重的因素——你所需要的只是爱。
在彼此吸引或爱慕之后,人格特质在配偶选择偏好上显得非常突出。被认为与彼此爱慕同样重要的另一些人格因素是:可靠、情绪稳定、让人感到愉快。
究竟是什么原因让你选择了他(她)?
同征择偶现象
关于“谁被谁吸引”的问题有两个根本上彼此对立的理论。
需求互补理论
假定人们会被那些与自己有着不同人格特征的人所吸引。例如,一个支配性的人需要与一个他(她)可以支配、控制的人建立人际关系。根据互补需求,一个顺从的人则需要选择一个可以支配他(她)、控制他(她)的人。成语“异性相吸”就是对该理论的一种简单解释。
相似吸引理论
假定人们会被那些与自己有着相同或相似人格特征的人所吸引。一个支配性的人也许会喜欢一个同样具有支配性的人,因为他们喜欢能够“反击”的人。再比如,一个外向的人也会喜欢一个同样外向的配偶,这样他们可以一起去参加各种聚会。
尽管这两种理论都不乏支持者,但研究结果却很明显:大量的证据支持相似吸引理论,没有证据支持需求互补理论。人们通常会跟那些与自己相似的人结婚,这种现象被称为同征择偶。
同样,对没有配偶的单身个体所做的研究也得到了同样的结果:人们喜欢与自己相似的人。
也就是说,你选择了与自己人格相似的人,婚姻危机一定是两人的共同造成的。因为他(她)犯的错,你也会犯。
找到自己理想配偶的人是否比没有找到的人婚姻更幸福呢?
我们在生活中常常不能得到想要的东西,对配偶的选择也是如此。你可能想找一个温柔、善解人意、可以依靠、情绪稳定和聪明的配偶。但是,与找寻这种配偶的人相比,这样的人往往“供不应求”。
因此,很多人最终找到的配偶常常不是很理想。
有一项研究揭示了,人们理想的配偶人格特质与实际的配偶人格特质之间的相关。数据显示,恋爱中的女性、已婚女性和已婚男性的理想配偶特质,与实际的配偶特质之间均有中等程度的相关性。
也就是,从人格特质来说,人们基本上都找到了自己想要的配偶。配偶的人格特质对婚姻满意度有实质性的影响。
那么,找到了对的人的婚姻是否比没有找到的人更幸福?数位心理学家经过一系列的研究的初一至的结果:当一个人与一个高度随和的、情绪稳定的和开放的配偶结婚,那么他(她)对自己的婚姻有较高的满意感。婚姻幸福的关键在于找到一个随和、情绪稳定、聪明开放的配偶,而对方是否在某些方面达不到自己的理想并不重要。
无论是对男性还是女性来说,有一个高随和性的配偶能最好的预测其婚姻幸福。配偶随和性高的个体对他们性生活的满意度也较高,觉得自己的配偶更可爱、情感更丰富,将配偶视为共享快乐的源泉和愉快交流的对象。
那些与随和性较低的配偶结婚的人,期婚姻大多都不幸福,离婚的风险很高。
另一些与婚姻满意度有关的人格因素是尽责性、情绪稳定性和开放性。与其他男性相比,妻子在尽责性上得分较高的男性对性生活的满意度更高。丈夫尽责性高,妻子对婚姻的总体满意感较高,同时将配偶视作愉快交流的对象。
简言之,配偶的人格特质对婚姻满意度有重要的影响,那些选择了高随和性、高尽责性、高情绪性和高开放性配偶的人有更高的婚姻满意度。而那些选择了在以上人格特质得分较低的配偶的人,婚姻更不幸福。不过,实际配偶特质与理想配偶特质之间的差距,并不会影响婚姻满意度。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