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人民教育家、思想家,伟大的民主主义战士,爱国者陶行知曾言:“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
大家的话语真切,在理。
当下,神州万里,举国上下,人们对于选择或釆用手机微信平台载体,进行生活、工作交流,已是常态了。亲朋好友、团队合作人员,更甚是通过加为“好友”方式,储存在手机之中,通俗说法,至少的至少,在本是私有财物之手机里,留下了你~微友的“位置”,这是幸事,也是欣然诚意之事。
微友,是否是诚挚朋友,本文暂不赘述。但,有一点是肯定地,是有一番诚意互相了解或讲讲聊聊的朋友。因为,一方或另一方,必须发出邀请,并通过几个操作环节,方能确定彼此为微友。
我们是否怎样界定一下,在未加微信前,无论你俩确立的是何种程度上“关系”,有一点是,一旦通过手机固有操作环节完毕,也就成立了微友关係,这个过程凸现出的你情我愿状态,虽说时间短暂,然而,“状态”包含了人与人之间诚信要素了!
有句古语云:不信不立,不诚不行 。讲的是一个人不讲信用,在社会上是不能立足的;一个人不讲诚信,也是走不远的。
在生活中,年前遇到几例足以让我纳闷和不语的事。
例子之一,一位群友,说的贴切点,是一位文友,提出加我微信,并自报家门,说自己是从事孩子早教的,反复讲,传播的是正能量,小孩的正能量教育,如何如何重要...,此微友的微信昵称,特慈爱~冠以XX妈妈。鉴于此文友的诚挚情意,本人接受了邀请。
经过一番微信诚意甚笃的交流,笔者心底对文友从事在线平台孩子“教育事业”肃然起敬。最后,问我孩子多大,我告知对方已近而立之年了。不知是否是表达能力,还是...,文友对之,却无了对话交流的信息!
稍后的几天里,我写了一篇有关读书教育内容文字,平台推送刊发后,向此文友转发了分享链接,微信显示,本人不是好友,需对方验证后,方可微信链接。
此刻的我,因是头一回遇到这种情形,眼前一片茫然……
当时真不知到怎么回事,冠之以XX妈妈,且从事早起孩子免费教育的文友,自报家门加我微信的呀?
例证之二,我时常会收到已加了微信的个别微友,发来的既不是问侯也不是链接分享类的微信,却是“友情提示”...,你也赶紧检测一下,“防止”被拉黑也不知道,话语直接了当与“爱憎分明”!
我心底想说的是,微友是在彼此意愿统一下,建立起的,为何要通过其他方试鉴别呢?你可以好多种想法或理由,与某某解除微友关系,但,应是坦诚告之对方。
每每阅之,我,一来真正地感受到了微信平台某些功能的“好”,可以运用技术手段,直接检测是否是微信“朋友”;二来,釆取这一“提高警惕”的方式验证朋友情的。
三来,不想多言了……
微信,多好的一个词,我的理解,它与以往釆用信函联系,一样亲切而神圣,只是微信外延扩大了许多,借助时下较高技术手段,让人们进行交流沟通,益处:快速、便捷、高效、融通,将诚信意愿,在彼此间传达,私密性强。
可是,个人小见,上述的例证,一定意义上说,个别微友们的行举,不知不觉地将自个诚信意愿,以“防范”在先为理由,实际是对彼此建立起的“关系”倾轧。
诚实守信,方才快乐人生!
愿我们在生活里多一些向上、向阳的思虑,这样的人生是灿烂的,日子亦美好的。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