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img.haomeiwen.com/i2159527/d0b4e16e60b7768f.jpg)
幸而看了《青年马克思》这部电影,让我对这个不断被提起至令人反感的名字多了些了解。
这部电影围绕着马克思的青年时代,演他生活的困窘、演他热烈的爱情、演他斗志昂扬的生活状态、演他与恩格斯之间伟大的友谊。一千个读者,便有一千个哈姆雷特,马克思也同样。大学时候有一门必修课,我们简称为“马列”,那时候老师着重讲马克思和恩格斯的关系,因为每个人的侧重点不同吧,我留在脑海中的印象就是恩格斯深深迷恋着马克思,而马克思作为偶像不大在意恩格斯。
但这部电影让我对马克思有了更全面而且更理智的认识。原来马克思和恩格斯之间是互相钦佩的、他们是知己,而非朋友和粉丝那般简单。从小读过伯牙和钟子期的故事,但天性愚钝,无法感知“知己”究竟是怎样的体验。看到了马克思与恩格斯的相处,便有些理解了友谊这件事。身边的朋友大多基于某些机遇而相识,虽可以一起玩一起聊天,但其实并不珍惜。我一直以为自己天性冷漠,所以从未真正喜欢过哪个朋友,愿与之共同前进。但从马克思与恩格斯的友谊中我看到了互相钦佩的感情,他们二人因彼此欣赏而走在一起,有着共同的价值观和梦想,所以能一直相辅相成的携手同行。但这大概属于那些伟大的人才能拥有的东西,如我一般的平庸之辈,应该只能互相看不起又害怕孤独不得不坚持相处。
我们如今很爱说“丧”,青年人是佛系的,是对生活不抱有过多憧憬的。我以为,人大多如此,都是精致的利己主义者。平庸的,为避免收到伤害便强迫自己不去希望,去接受生活所给自己的一切。但马克思不这样,燕妮和恩格斯不这样。社会若是令人痛苦,即便自己的利益既得者也要为弱势群体寻求出路。贫穷潦倒他们都不放在心上,更不要说流言蜚语和诋毁了,他们心里有自己的正义,有思考、有坚持、有原则。我羡慕他们,他们是真正思考的人。
这部电影有些碎片化,青年的马克思相比有太多角度可以切入了,舍弃哪一个都于心不忍,便只能每一面都草草掠过。但也好,至少让我了解了马克思的生活,让我有想要进一步去了解这个人的想法。作为传记电影,也完成了它的使命。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