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读了李镇西《做最好的老师》的第一章爱是永恒的教育理念,里面论述了几个观点,我归纳了两点。
第一,爱心是好教师的基本条件,当一个好老师,最基本的条件就是拥有一颗爱学生的心,爱学生就必须走进学生的情感世界,首先要把自己当做学生的朋友,去感受他们的喜怒哀乐。
李老师为了培养他同学生的感情,努力准确地记住每个学生的生日,并坚持在学生生日那天送去一个小小的礼物;节假日,他邀请学生去远足郊游、去登身探险;在课余时间,又与学生一起评论甚至争论一下伊拉克战争的影响、中东和平的前景或者贝克汉姆或周杰伦……
当我读到这段真诚的话时,我感动得眼睛都湿润了。这样一位细心又有爱心的老师,试问谁不喜欢呢?我特别佩服李老师,把自己从事的教书职业当做事业来经营。
第二,在平等中培养平等。
在我们很多人的潜意识里,师生是不平等的。
李老师举了关于他自己的一个例子,说在课间休息时一女生来到办公室问他借杯子喝水服感冒药,他坐在椅子上,用手指了指角落的书柜说第二个抽屉里有,让学生自己拿。学生找到杯子,自己倒开水服了药,谢谢老师就走了。
上课了,学生在下面写作文,李老师在讲台上批改作业,这是手中的红色圆珠笔,没油了。他轻声地问前排学生,谁有红色圆珠笔借来用用?坐在前几排的学生都争先恐后地从书包里拿出文具盒,然后以最快速度打开,找出圆珠笔,递给老师,用我的笔吧!
可那位课间借杯子的女生反应特别敏捷,坐在第三排的她几乎是小跑上前,把笔递到李老师手中,她还细心地将比心旋转了一下,把原来的蓝色旋转成红色。
这件小事引起了李老师的深入思考:为什么学生向他借杯子,他想都没有想过亲自把杯子递给学生呢?而他向学生借笔时,为什么学生没有对他说让他自己拿,而是毕恭毕敬的把笔递给他呢。
虽然我没有亲身经历过这样的事情,但是也见过这种现象,也认为是理所当然的,但我却从来没有思考过这些问题。
而李老师总能从一些平常又细小的事情中思考到一个教育问题,总结出一些规律,实在是佩服。
李老师这些做法深深地触动了我的内心,让我反思自己,自己从教也快十年了,竟然还不懂得如何去爱学生,每次都是匆匆去上完课就回来,就如一位单纯又古板的教书匠,从不跟学生交流。即使当班主任也是这样,每天都去守着学生,却不知道该如何走进学生的心灵。
直到现在,我看了李老师的书,才初步真正体会到爱与教育的相互关系,以及它所提示的教育科学规律:没有爱,就没有教育。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