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 清水一点通 更新的第 368 篇,希望能打动你。
在美国片酬最高的影星威尔·史密斯主演过的电影中,《当幸福来敲门》可能是投资最小的一部,但就是这么一部小成本制作,成就了史密斯,更是激励着全世界处在各种困境中的人们,让他们获得希望和力量。
剧情并不复杂,可以说,当你看过10分钟之后,就可以猜到故事的结局,但是简单的故事往往最能征服人心。史密斯扮演的男主角加德纳,像亿万普通老百姓一样,在艰难的生活中寻找着出口,在经历过一系列工作和家庭的变化后,最终获得了成功,实现了美国梦。
可以说,电影在2006年上映伊始并没有得到特别大的关注,奥斯卡也只是入围了最佳男主角,但是由于电影的励志桥段被无数机构在无数场合引用,所以在后来的十年中,该片的知名度甚至超过了史密斯更为有名的《我是传奇》和《黑衣人》系列。
特别是在正在飞速发展的中国,《当幸福来敲门》可以和《肖申克的救赎》、《阿甘正传》并称励志三大影片。
当然,12年后我们不会只谈着励志部分,今天我们就从“选择”的角度切入,带来一些不同的思考。
无序选择——推销员父亲
按照“熵增定律”,事物总是从有序走向无序,推销员加德纳一直在社会底层徘徊,他拥有着一个三口之家,日子却一直过得非常拮据。
从电影起初的交待上看,加德纳并没有仔细思考过如何养活三口之家,更无从规划自己的职业发展。
如果你是加德纳的朋友,就会发现受经济波动很大的推销员其实并不适合这个三口之家,那个时候的他可能更需要一份有前景而又有稳定收入的工作。所以,对家庭稳固最重要的财务线都没有想清楚的加德纳,在子女教育、夫妻关系等的表现上更加乏善可陈,被逼入绝境也并非只是运气不好。
无奈选择——散工者父亲
很显然,加德纳和儿子被赶出公寓的那一刻是剧情走势的分水岭,前半部分的忧虑与后半部分的悲伤让观众扎心。
画面在走,在领救济的人群中,他和儿子是那么特别,身穿西装的加德纳的自尊被踩得粉碎,不得不面对即将开始的困苦生活,而最令人伤心的是,在这个时候他才真正意识到他是一个孩子的父亲。
打散工的日子是心存恐惧的,时而有些收入,时而饥肠辘辘,但是打散工的日子又促使着加德纳主动思考,可以想象,股票经纪人的机遇来源于那句对话,可是如果不是对摆脱困境的渴望和清晰的思路,不会让加德纳咸鱼翻身。
无限选择——追梦人父亲
其实自从加德纳开始寻找挣钱的方法并努力奋斗时,曙光已经在前头,至于采取什么方式胜利,只是一个过程,要知道即便不能成为百万富翁,他的人生已经不同,这是生活给予的,也是加德纳自身升华获得的。
我一直在想一个问题,那就是在孩子心中,这位父亲不是因为成为百万富翁而变得高大,而是再追梦的过程中逐渐长高,最终成为参天大树。
这才是美国梦,甚至中国梦的真谛。
三种选择,三种思考,三种人生,你在哪个阶段,不要看拥有的,不要看失去的,得到那个纯粹的答案。
讲干货,上首页。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