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使再微小的人物,也有自己的一个世界。我们以另一个角度来聊一聊电影里的甲、乙、丙吧。
一、何小萍的生父
在文革刚结束,何小萍的父亲因右倾机会主义劳改,从此诀别。
那时企图开历史倒车的右倾分子,这顶帽子也不是人人都能戴的,所以何小萍的父亲应该是一个知识分子,只有知识分子嘴才不老实爱发牢骚。
如果不被劳改,或活到了落实政策那一天,何小萍即使不如郝淑雯,也会和穗子一样,有个可以依靠的父亲,陪着他慢慢地变老,但是世间一些人的人生就是这样残酷和无望…
母亲改嫁,家庭的支柱应该是后爹,何小萍可能还有一个同母异父的弟弟,她要照顾弟弟,干家务,受后爹的冷眼,母亲的呵斥,吃饭也不敢多吃,不敢要求买东西,穿母亲的剩衣服,弟弟哭了,她就挨骂,在学校被同学嘲笑土,老师瞧不起,学习不会太好。
何小萍就将内心最柔软的一部分藏起来,被现实扎出血了就掩盖着,等它结疤,再流血再结疤,一层又一层的,成为对抗一切的盾牌…
所以,何小萍外表很坚强,独来独往,在自己擅长的舞蹈方面下了苦功~
这样的家庭成长起来,造成何小萍的性格并不健全,这不是贬义。她不敢示爱,不敢主动要求跳主角,只愿意干好自己眼前的这点工作,没人打扰~
岁月流逝,当她把最坚强的那部分小心翼翼的撕开,却发现已经可以包容整个世界了,不用躲藏,也不再畏惧,从未感觉如此自由,变得淡然而从容~
电影里说:他们话不多,却那样平和让人舒服~
从某些角度来说,何小萍是幸福的~
二、石林峰
自卫反击战牺牲了许许多多的年轻战士,在广西、云南有十四座烈士陵园,其中在云南有麻栗坡烈士陵园、.蒙自烈士陵园、河口水头烈士陵园、文山州烈士陵园,何小萍与刘峰拜祭的就是蒙自烈士陵园,在蒙自县城南郊的小新寨水库,大家去旅游有时间可以祭奠。
石林峰牺牲了,十六岁,谎报的年龄参的军,他的芳华在随着战友冲锋陷阵、保家卫国的那一刻绚丽绽放,即使是短短的一生,却比大多碌碌苟且一生的人强得太多。
他有父母,也许还有妹妹或弟弟,也许有一个暗恋的女孩,也许他是云南人,也许是其它省市的人,他也有自己的世界,自己的理想…他问过何小萍你谈过恋爱么,何小萍说,算是有吧。如果炸弹没来,石林峰也许会说想亲亲她…
三、小号手
文工团解散的分别宴会上,吹奏《驼铃》的小号手,电影里没有他几个镜头,这样的人在每个团体里都是普遍的存在,随众,没有什么棱角,不太争,人缘还不错。他也许一生都会以音乐为职业,文工团解散后,他会去哪里呢?舞剧团?话剧团?到影院干场务,到学校吹号?感觉他会有一个平淡而安静的一生。
四、海口城管队长
冯小刚挑这样的角色非常接地气。
“啊,我在呢,什么事,啊,那个事啊” 城管队长的腔调真是熟悉,拿捏得很准。
1988年海南建省,海口人事厅的信件一麻袋一麻袋,全中国想跳出自身圈子的人都往海南跑。陈灿有父亲的关系,就去搞房地产,那时谁不搞地产呢?
改革开放初期,类似城管队长这种职位上,一般都是本地人,所以口音方面应该有些白话口音才对。从他的年龄上看,40多岁,混得油滑了,在海南以后的开发大浪潮中应该是捞了不少,也许与潘石屹、冯仑都打过交道,甚至陈灿。家里会有一幢三、四层的房子在城中村用于出租给雪片似飞来的外来户。
见证了1993年的海南房产泡沫,估计也见证了陈灿的破产,以他的性格是升不上去了,在严峻反腐到来前,退休了,家里的小楼也在拆迁中获得了许多补偿。
有时间就穿着人字拖,大短裤,嚼着槟榔,去喝老爸茶,和茶馆里看私彩的骂两句时世,感叹海口的房子又升上了来,后悔当初为什么不从那些恐慌抛售的人手里多买几套楼。
他在电影里相对于主角只是个小人物,但现实中对于刘峰们却是个大人物。他与刘峰、郝淑雯匆匆一面的时候,他一生的芳华已经绽放过了,只是无法猜测他绽放的方式。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