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不甚深,言不甚俗。”是《三国演义》的一大语言特色。由于这部小说是由讲史演化而来的,因此在一定程度上保持着文言的某些风格特色是必不可免的。但是作者并不是简单单纯的翻抄史献,而是吸收了文言的精华,使《三国演义》适当的通俗化,形成了一种半文半白的文体,简洁明快雅俗共赏。
《三国演义》由于受到讲史话本的影响,再加上小说里的事件纷繁,时间跨度大,所以又侧重于叙述而简于描写。三国的叙述往往是粗线条的描写,也不乏以景写人和以事状情的精彩描述。如“三顾茅庐”隆中景物的描写生动形象地烘托出了诸葛亮的高洁志趣。曹操的横槊赋诗,几笔简单的勾勒其骄横的形象便跃然纸上。
《三国演义》对话有声有色,很多人物的对话语言极具个性化又十分的明显。如舌战群儒一节,出语都各具特色声情并茂,尤其是诸葛亮据理力辩,言辞犀利,势孤而理不孤,把东吴谋臣驳得或无言以对,或满面羞愧。或低头丧气而不能对。其它如关羽的话往往表现出气高心盛,张飞的话语往往是鲁莽豪爽。除此之外,《三国演义》以散文叙述为主,且散文多用于夸赞,三国这种韵散相间的行文方式,以后成为了我国古代章回体小说的行文传统。
读三国不仅是读它的历史,读它的人物,更多的是领略它的语言魅力。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