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微信上用文字、符号与朋友聊天时,常常遇到文意不合的尴尬事儿。好几个人一起聊时,话语往复穿插频繁,那感觉……就像一团乱麻。往往事后还得再读一读,才能大致读懂彼此的心意。
后来,索性写起了比较长的含有多个句子的自然段。不过还是感觉:阴差阳错 ,不可避免。
语言、文字和符号,能够表达出人们的意思,但是与人们内心的真实意思还是有多多少少的出入。
在佛学中,有三个专用名词与语言文字表达直接相关,它们是:名身、句身和文身。
名身,指的是描述诸法的词语概念,即名词。
句身,则是指由一系列词语串起来的句子。
文身,说的是文字符号。
在大乘佛教唯识学派“五位百法”中,名身、句身和文身都属于心不相应行法。这表明三者既不是由心识所生,也不属于色法,而是非心非色的造作法。
金刚经上讲“如来说世界,即非世界,是名世界”
意思是:佛说的“世界”,并不是真实的世界,只是为方便起见把世界叫做“世界”。
言外之意是:不虚真实的世界,得自己来观悟,只可意会不可言传。
显然,名身、句身、文身,并不是究竟,而是佛言法的方便。
感恩佛陀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