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公众号【麦小丁】征集优质文章a12965fc9271谈写作
成就苹果公司的黄金圈理论,对普通人竟也这么有用

成就苹果公司的黄金圈理论,对普通人竟也这么有用

作者: Seger_Wang | 来源:发表于2020-01-10 21:47 被阅读0次

新年新气象。在2020年即将到来的前几天,我给自己定了每周输出一篇文章的目标。

元旦刚过,朋友圈有好几条是关于罗振宇跨年演讲的。《罗振宇永远不会告诉你的秘密》这是拾遗在17年发表的一篇旧文,如今看起来却仍不乏引人思考。

仔细分析写作框架:竟然是黄金圈理论和SCQA框架的综合应用。(本文暂不对SCQA进行介绍,感兴趣的亲可以自行百度)

关于写作,已经被SCQA框架固化的我,在看到黄金圈思维被如此完美的应用在写作上时,简直象发现了新大陆。

之前也知道黄金圈理论可以用在写作上,可那只是知道,没有主动找案例去清晰化认知,不懂它如何灵活运用,所以,对它的感知也就没有现在这么强烈。

在黄金思维圈的写作框架指导下,新年首篇《今年,我没去看罗振宇的跨年演讲》出炉了。文章从我的行为现象what出发:以曾经我每年都看,今年却决定不看了为背景,引出为什么看似学了那么多,却没有长进的奇怪现象;再到为什么why的系列原因罗列;最后是普通职场人该如何提升自己的how。

完整的写作结构,也给我带来了简书写作以来最好的阅读点赞比:94:10。我历史最高阅读数1146的文章,点赞数也才只有5个。

01

关于黄金圈理论,第一次接触是在《营销航班》的社群上。群主辉哥从最开始的TED演讲引入。视频中,著名的营销顾问西蒙斯用黄金圈理论解释了造就苹果公司成功的内在核心思考方式。

辉哥在此基础上,用一整节的课程讲了它为什么是个非常经典的理论,以及它在营销方面的变形和应用。当时学完了,也觉得听懂了,而且在日常工作中,也会尝试用来解决实际问题。可慢慢地,随着学习的进行,渐渐就被遗忘了。

现在回想起来,好像只有在学习它的时候,用了它一下。

02

我决定把之前有关《黄金圈理论》的相关资料:书中章节、社群课件、微信聊天记录、微信收藏,同时也看看知乎的相关问答,重新整理,挖掘它在日常工作生活中的更多应用。

1)写作

确定文章的核心思想(why)→ 构建提纲框架、写作框架(how)→ 输出文章(what )

写作框架:从故事或现象(what)出发→ 分析原因(why)→ 给出方法(how)

2)新概念/理论学习

是什么意思(what)→ 为什么要学习它(why)→ 如何应用它(how)

3)更好完成领导交代的工作

让我做什么工作(what)→ 老板为什么需要这个(why)→我怎样做能更好符合老板期望(how)

许多看起来是很显而易见的问题,但是当你深入去思考why的时候,就会发现答案可能和开始想的完全不一样。以下是成甲《好好学习:个人知识管理精进指南》一书中,列举的他们公司一个实习生如何出色完成发海报这件事情:

周二下午要去各学院下发海报。

这看似是一个再简单不过的跑腿活儿了。如果换作以前,我肯定不假思索什么准备都不做就直接出发了。可关键是,在公司待了一段时间后,我养成了做任何事情之前先问自己“why”的习惯——每一件事不管大小,都要思考其意义。

下发海报是为了给我们的专场宣讲会和参加的校级双选会预热,让每个学院帮忙宣传,而且海报张贴在展板上就会有路过的同学关注。因此,我发海报的工作,不是发了就完成了,还要达成宣传的效果。

那么这个过程可能会遇到哪些问题呢?

1.部分学院不了解我们公司,可能不愿意配合,所以我可能需要准备一段简短又有重点的公司介绍,然后再说明我的来意。

2.我事先查了每个学院的就业处办公地点,有一些在三四层的地方。这些地方经过的人少,宣传效果不大。所以最好能说服就业处的老师在QQ群里帮我们宣传一下或是能把我们的海报放在一楼大厅的展板上。

3.思考除了发海报还能不能找到其他更具宣传力度的宣传方式。

带着这些准备和思考出发,我觉得派发海报都变得非常有学问了,而我也的确遇到了一些上面考虑到的情况,还好自己早有准备,所以进行得很顺利,没有遇到应对不了的突发状况。

当我经过主楼时,看到那醒目的宣传栏,我突然想到,双选会可是学校牵头的大事儿,这海报不应该只给学院发,如果能在主楼宣传栏张贴,那效果可比单独发学院大多了,于是就又跑到校就业处找老师。

事实证明,当天的效果非常好,整个双选会现场,我们是学生排队进行咨询最多的公司,收到了很多优质简历;而宣讲会上大家也坐得满满当当,气氛十分活跃,同学们满意度很高。

4)反思梳理

发现黄金圈思维在这点上的应用,完全是个意外。

《好好学习》一书中,提倡从自我工作生活中学习的观点,让我茅塞顿开。即不断反思梳理自己工作生活中成功或失败的事情,发现自己的思维盲点,优势劣势,改正,迭代,从而快速提升。所以,遇到一些事儿,我就喜欢做反思。

比如,前两天晚上失眠,导致早上不能按照计划7:30起床。当我在脑海中进行反思:发生了什么事儿——陈述发生这事儿的事实过程——然后该如何解决,我突然就反应到了,这不就是黄金圈思维的what-why-how吗?

我用笔记下了详细的反思过程,其中a圈、b圈是给出的方法。因为图片过大不能上传的原因,所以把一部分剪裁掉了。

这是生活中黄金圈的应用。工作中同样也可以。

领导交代的任务,你先用what-why-how,想出比较全面的方案,然后去执行。等执行结束了,再反思梳理:最终的执行结果(what) ——产生这结果的原因可能是哪些(why),有哪些是我没考虑到的——如果下次做,我该做哪些迭代,以期做的更好。

5)制定计划

计划做什么(what) —— 动机,为什么要做(why) —— 怎么分步骤完成(how)

很多人制定计划,然后就很着急实施,没有很透彻的追问自己为什么要做?动机不强烈,就容易在遇到挫折的时候放弃,从而计划落空。

6)营销

洞察消费者需求(why)—— 如何制定方案满足消费需求(how)—— 产出最终的4P(what)

7)应聘

成甲就把这个思维用在了人才招聘上。以下摘抄自其《好好学习》一书:

我发现,在与人聊天的过程中,你可以通过对方是在哪个层面讨论问题,从而判断他对这一问题理解的深刻程度。于是,我把这一方法用在了招聘新员工中:一大半的应聘者因为思考问题停留在what层面,就无法进入复试。

而有的应聘者能够对他过去的工作进行介绍,不是仅仅局限在工作内容本身,还能清晰地认识这个工作是在什么背景格局下产生的,为什么要完成这个工作,完成这个工作的关键是什么,突破口是什么……这样的人,即使在专业技能上暂时欠缺,也能够进入复试。

因为技术层面的事情有很多成熟的方法,给予时间训练就能提高;而思维方式的问题,因为涉及很多底层的假设和思维模式,如果没有一定的基础是难以改变的。(不是不可以改变,但很难,而且公司和个人需要投入的成本极大。)事实也证明,我们招聘的员工中,具备这一能力的人往往会表现得非常优秀,工作上手的速度和理解问题的深度都要远远优于那些思考问题停留在what层面的人。优秀的人,在思考问题时,不会被表象迷惑。

在PPT框架组织、演讲中等,都可以用到黄金圈理论来组织,更多的应用我在此就不再赘述。

万变不离其宗。回过头来看,日常工作生活中竟有这么多事儿的底层规律是黄金思维圈。真是宝贝在手而不自知。

想到第一次学习接触大概是1年前,我不禁有些叹然:为什么没在刚接触的时候,就好好摸索,早点顿悟,也就会早一些受益。

03

黄金思维,这类可以普遍解释很多许多现象,揭示底层规律的知识,在成甲《好好学习》一书中被称为临界知识。类似的临界知识还有,复利效应、边缘递减、二八法则等。

学习了解临界不难,难的是:如何把临界知识真正应用起来,解决知行合一的问题?我从学习黄金圈思维到应用,竟然间隔了1年时间,实在惭愧。

答案是:刻意练习。所谓刻意练习,不是说我们像做练习题一样,对同一类问题不停地记忆。恰恰相反,刻意练习至少有两方面的重复:第一,在不同的场景中,重复应用同一个临界知识;第二,在不同的时间里,重复应用同一个临界知识。

这个道理说起来简单,但做起来却有两个明显的困难:(1)怎样在短时间内,想到不同场景来练习?(2)还要在不同的时间里反复练习。

为了解决这问题,遇到问题时,可以先找这个场景下的专业技术解释,然后再对专业解释进一步深入分析,联系到临界知识。这样,我们就能积累不同场景下临界知识的应用,从而多角度、全方位地深刻理解这个知识。在未来新的类似场景下,我们就更容易第一时间联系到这个临界知识,产生预见性的认知。

这里说的只是沧海一粒,在实际过程中肯定还会遇到各种问题,需要我们寻求答案,在这个过程中,你也可能找到属于你的方法。

04

从拥有宝贝而不自知到终于识的一点庐山真面目,这其中我竟然间隔了1年。而这间隔,终究是另一个有宝贝而不自知:

刻意练习,也是很早就学过了。可还是没有去深挖:学习这种方法的关键点是什么?难点又是什么。

需要我走的路还很长。

你手里有哪些宝贝呢?希望留言区可以看到你的分享。又或者你也和我一样,有哪些宝贝在手而不自知呢,也可以留言一起讨论,甚至我们可以再写一篇关于宝贝的文章呢。

声明:非100%原创,部分内容摘抄自成甲的《好好学习:个人知识管理精进指南》。

相关文章

  • 做不到李叫兽的刻意练习,试试《好好思考》中的“扑克法”吧

    前半个月,我写了篇文章:《成就苹果公司的黄金圈理论,对普通人竟也这么有用》。它讲述了我从发现黄金圈理论在写作中的应...

  • 成就苹果公司的黄金圈理论,对普通人竟也这么有用

    新年新气象。在2020年即将到来的前几天,我给自己定了每周输出一篇文章的目标。 元旦刚过,朋友圈有好几条是关于罗振...

  • 黄金圈理论

    上次说了《教师的语言力》这本书很吸引人,今天继续来拜读… 回顾上次:提问语言的要点,是要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 ...

  • 为什么要进行儿童名著整本阅读指导?

    儿童名著整本阅读指导,黄金圈理论分析: 黄金圈理论即2w1h(what、why、how) 【what】是什么 儿童...

  • 有用的黄金圈法则

    定位 就跟战略管理一样,在具体应用上,往大了说是使命,往小了说就是策略。 内容 WHY:我的目标是什么?这解决的是...

  • 有用的黄金圈法则

    我是小火君,今天是主题写作的第10天,今天阅读了《超级激励者》对于其中的黄金圈法则我有一些自己的感悟。 本书的作者...

  • Why-How-What黄金圈法则

    看了西蒙斯·涅克介绍的黄金圈视频,记录一下所感所想。 why-how-what黄金圈法则从几个问题出发,苹果公司为...

  • 黄金思维圈学习笔记

    一、黄金思维圈理论定义 什么是黄金圈思维?本质上是一种同心圆层级理论。它经过营销航班的实践,是可以理论联系实际使用...

  • 学习“黄金圈”沟通理论

    《能力升级》读书笔记第五部分 TED有史以来最热门,点击率最高的一段影片,是由领导学专家西蒙.斯涅克主讲的《伟大的...

  • 好对的理论,竟无法反驳

    晚上,两个追综艺的舍友看剧,其中一个突然惊叹,哇那个某某男星好帅,睫毛好长呀!另一个舍友不屑地回答:“男的毛都长,...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成就苹果公司的黄金圈理论,对普通人竟也这么有用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usajac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