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大了之后,父母对她的影响力越来越小,反而来自同龄人的影响力会越来越大。
这是因为,孩子长大后,作为一个独立的社会个体,她有强烈的集体认同感。
只有证明我和同龄人是一样的,她才会觉得自己是安全的,有归属感的,被需要的。
今天晚上,女儿练琴的间隙一直在捣鼓手机,我提醒她多次无果,还跟我嬉皮笑脸。
本来练琴一个半小时,起码有40分钟在瞎聊天,10分钟在吃水果和看书。
没有平时的专注和练琴的效率。
我告诉她,这一周的重点目标是冲刺小提琴八级,她表示知道。
练完后,我让她录视频给小提老师,她也只是录了两个小视频,一个曲子,一个音阶。我让她把昨天练习曲目中出现卡顿的地方重新练习,再录一次给老师,她死活都不肯,说要读绘本了,就把小提琴收起来。
我坚持说,不行,必须要重录。她气呼呼地录了一遍,然后发火说,不读绘本了。
任凭我怎么说都不再读绘本,然后就去洗澡,准备睡觉了。
这时候已经11点了,我翻了一下手机,发现她在练琴的间隙,在跟朋友聊天。
她们又私自建了一个群,一个女同学在群里问,还没睡?女儿发了一个乱拍的视频,回答一句,没呢。
怪不得坚持要去洗澡睡觉,平时为了能多玩一下手机,他会在做作业的间隙,以查资料为由,上网上一个小时,把作业时间拉到十点钟。
在我要求他查资料,必须完成其他的作业再查,而且要在客厅查资料之后,状况有所好转。今晚8:49就完成作业了。
练琴之后就是读绘本,然而,同伴的一句话,就让她感受到睡觉的紧迫性,别人都已经睡了,那自己也得睡啊!连绘本也不读了,就得马上洗澡去睡觉。
平时,不管我们怎么说,她对晚睡都无动于衷,今天同伴一句话,就让她比平时提前40分钟去睡了。
这让我觉得,孩子越来越大,父母对她的影响是越来越小了,如何继续跟孩子保持良性沟通,我想,惟有规则和爱吧!
明天还是继续要把周计划打印出来,让她明白我们每日任务有哪些,练琴空隙不可以玩iPad,这样才能保证不分神!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