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两年智能硬件市场逐渐升温,智能硬件产品的销量持续走高,其中智能穿戴类的产品尤为明显,单单是小米手环问世一年多,销量已经突破1800万台,而全球智能穿戴市场第一的fitbit,2015年出货量达到了2140万台。Apple Watch虽然销量没有达到预期,但是2015年的销量也达到了1200万台,这已经很让人惊讶了。
这些智能穿戴产品,大多数能够实现一些基础功能,例如手环的计步,震动闹钟,来电提醒,测心率等,手表由于有屏幕,能够实现的更多,除了实现手环的功能外,还可以打电话,收发微信,甚至可以安装APP,实现听音乐,导航等功能。
这些功能能够满足部分用户在部分场景下的需求,为用户带来一定的便利。但是,智能穿戴设备能够做到的仅仅只有这些吗?我们不妨脑洞大开,看看智能穿戴还有哪些想象空间。
一.手势控制
智能家居发展到现在,一直都离不开一个固定的操作终端,无论是在布线时代的中控面板,还是目前zigbee和wifi时代的手机APP。当你想要控制的时候,首先要拿出手机,解锁屏幕,打开APP,然后点击屏幕进行控制。这样的体验难说方便。
智能穿戴类的设备其实能够大大优化这个体验,你戴着智能手环,完全可以通过手势控制智能设备,想象一下这个场景:你坐在家中看世界杯决赛,手中拿着电视遥控器,突然觉得有点热,于是你手指向家中的空调,空调灯闪了一下,表示我已准备好,手轻轻一扬,打开了空调,并且用手势调整温度。真是惬意!你不用在再去急急忙忙得找遥控器,找到了发现没电池……你也不用拿出手机找了半天这个APP,盯着手机找了半天,找到却发现错过了一个进球。
脑洞更大一点,智能穿戴设备还可以优化你的设备配网和绑定和流程。要说现在各类智能家电哪些地方体验最差,那肯定还配网绑定了,时间长,流程复杂难懂,绑定失败率高……但是如果你有智能穿戴设备,那就不会有问题。你带着你的智能眼镜,轻轻把手指向智能空调,轻轻拖向你的手机。透过你的智能眼镜,你可以看见他的灵魂在被拖动,拖动到你的手机周围的时候,自动就被“吸”进去了。于是,这样复杂的一个工作就这样轻松写意的完成了。
技术实现上,你的智能穿戴设备可以通过蓝牙来连接手机,通过手机来发出指令。也可以拥有自己的大脑,直接和云端进行交互。不过难点可能是在手势识别和防止误操作上。
二.身份识别
NFC功能很早就有了,苹果的Apple pay推出后,也可以通过Applewatch来完成支付了。但是这样的方式还是有一定的安全风险的,毕竟只认设备不认人。怎么确定你就是你?而不是你的设备戴在别人的身上呢?
通过手环来测脉搏脉象则可以作为身份识别的依据。就像指纹一样,每个人的脉搏脉象都不同。提前将自己的脉搏脉象和银行卡或者公交卡来绑定,只有当自己佩戴的时候,才可以进行支付等行为,这样就安全多了。
此外,中国传统的中医喜欢把脉,根据脉搏脉象等能够看出一个人的身体健康状况,也可以用于身份识别。而这项传统的技术完全可以应用于智能穿戴设备中,可以简单的测出你的身体状况。
此外,这项技术也可以用于上课点名,上班签到,甚至几场安检等领域。
不过这项技术的难点在于测量的准确性。毕竟不是一成不变的东西,而且人与人之间的脉搏脉象的区别也很难形象地定义。不过如果解决的好,一定会给人们带来更多的便利。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