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img.haomeiwen.com/i15775938/10e4975b70d621db.png)
没有一种事物,我们如此经常的观望它,注视它,却又保持着对它的无知和无视。
那就是植物。每到一处,看到没有见过的植物,哪怕是当地最常见的植物,问起当地人,极少有人能够告诉我名称。
小时候我经常要拔猪草,那时候我知道我拔回去的大部分草的名称,是父亲告诉我的。当然父亲告诉我的都是当地使用的土名,现在忘得差不多了。我现在关于植物知识的容量,跟我儿时相比,可能没有任何的增加。普通树加草可能少于50种,蔬菜二三十种,水果二三十种,花约二十种,菌类几种。这就是全部。
![](https://img.haomeiwen.com/i15775938/31d1527b83a12389.png)
若干天前,我看到附近广场花坛有人在种草,一种成都到处可见的草。便问她什么草。回答是"四叶草。"我不无怀疑的数了一下它的叶子,明明是只分成三瓣嘛。好在无线互联网时代,知识无穷无尽,只要你有心。我马上打开微信小程序里边的"识花君",认出来是酢浆草。我总算彻底记住了这种草的名字。
成都另一种常见的观赏草是麦冬。以前从来没注意过。尽管年复一年一次又一次经过一片片的麦冬草地,却只在今年首次认识之后,才注意到它竟会开花会结果。紫蓝色的种子藏在深密的叶丛里,直到冬天甚至来年春天,才完全成熟,像蓝宝石一样美丽。无知到底让我错过了多少美好的事物呢?
在我把写作当成高高悬挂的梦想,而未付诸行动的漫长年代里,我做过或者想做过一些打基础的事情--现在我想它们的意义在于,至少让我保持了梦想,没有彻底放弃。我想到,植物在小说的环境描写中是很常见的,个别的植物,我们可以描述它,而以不知名的树或者草来命名它,但我们不能以这种方法来命名所有的植物。于是想到我应该买一本植物书,认认周围常见的植物,但这居然想了不下10年,无疾而终。最终迎来了移动互联网时代,可以轻易识别各种植物的APP。
一位群友给我分享了识花君这个小程序之后,我经常用手机来识别各种植物。识别几次之后,儿子每见一种不认识的植物--不,他几乎不认识所有的植物,哪怕是前几天刚识别过的,他也会让我识别。就这样我识别了七,八十种树木和花草,但真正能够在看到之后,脱口而出的可能不到1/8。这种随意的学习效果实在是太慢,太容易忘记。
我感到写作所促进的学习,必须在用到的时候才能去花力气,所以写作本身在推动一切能力与知识。我现在小说写的少,还没涉及到与大量植物相关的环境描写,所以学习的动力依然不足。
行动--使用,才是进步的第一推动力。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