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一读书就摘抄不停的小伙伴吗
【旧知】
中学时期,语文老师经常叮嘱我们课外要多读书,遇到好词好句,就摘抄下来,积累写作的素材。
我听话照做。
买书借书,阅读记录,摘抄积累,朗读记忆,我不厌其烦,乐在其中。书中那些蕴含哲理的句子就像知己好友那样触人心扉,那些生动优美的段落如同红粉佳人那样动人心魄。
然而这项“工作”也有让我感到头疼的时候。
记得初三有一天晚自习借同学的杂志看,读到了培根的《论求知》这篇文章,不禁为这篇文章说理的深刻、措辞的严谨、逻辑的严密而拍案叫绝,读完立即决定要全文一字不漏的抄下来。
刚开始我还兴致勃勃,字写得很工整,写到后来手都有点抖了,到最后看晚自习快要放学了,我就更是急了,手不停地唰唰地抄写着,写出来的字已经像脱了壳的蜗牛一样了。
当然后来因为这篇文章太长,我抄写的字也不好,它就像一位毫无用武之地的将军一样被我遗弃在了角落里,不再被提及。
类似的情况不止一次,虽会苦恼,但也无法。谁让好文章那么多呢?谁让我不愿错过呢?
就这样我在读书摘抄的路上马不停蹄。
【新知】
今天读了Angie的《学习力》,书中提到了一种新的做读书笔记的方法,刷新了我对摘抄的认知:
看到一篇文章--太棒了收藏起来--从中挑三个点写人笔记中--从笔记中挑一个点进行实践--下次再看到类似的文章--这里又有个小技巧挺符合我的需求--加人笔记中--反复拿出来训练--再次看到类似的文章--继续挑选有用的知识加人笔记中--反复练习修正--有了自己的理解开始分享--你有很多可能!
是的,其实阅读摘抄时完全没有必要把所有好的观点、方法都记录下来,只选取其中最受触动的一两点记录下来反复思考、运用、分享,效果比全部抄下来却不读不用强百倍!
【行动清单】
今后再读书做笔记时:
1.只选取最受触动的一两点作记录;
2.对这一两点反复思考、运用;
3.用分享来强化读书所得。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