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开学校这么多年,那些曾经学过的书本知识,基本忘得七七八八。有时候我就觉得有点遗憾,寒窗苦读十八载,感觉也没剩下什么东西。
但如果把人生尺度一拉长,就会知道,学校只是一个新手村,它只是教会了你基本的学习,不夸张地说,还只是低阶段的学习技能,而高阶的学习技能——自学,在学校里教得真不多。
学习教育有大纲、有进度、有灌输、有背诵、有考试,但就是没有教学生们应该如何自学,它更多地只是填鸭,把知识硬塞给学生们,在高中阶段,学生们终于长齐了知识肥膘,可以上高考战场了。那一刻,对于大部分孩子来说,是学识最丰满的时候,在往后的几十年,他也许就再也不会学习了。
![](https://img.haomeiwen.com/i2837527/1846ef60ea4ffcdb.png)
学校毕业后的学习,绝大部分情况下,就是自学。自己是自己的老师和教导主任,自己是自己的出题人和考官,自己决定自己要考哪些门科目,什么都是自己定,所以大部分人就决定,老子不学了。没错,这大概就是毕业后的普遍状态了。
但更多想要进步的人,一刻也没闲着,在职场上自学起来。学做事的本领,也学习新的书本知识。这时候,很多人会有这样一种感想,如果我是一个需要啥就能学啥,而且学啥就能很快学会的人就好了。因为自学这一门本事,对大部分人而言,从小练习得太少了。这几乎是一项尖子生必备的技能,因为他们从小不满足于课本和老师,他们都大量地自学课本以外的知识,长期的自学训练,造就了他们在离开学校之后还能获得一种持续进步的能力。
![](https://img.haomeiwen.com/i2837527/274146a15a5652f1.png)
自学能够顺利进行,首先要求有较强的阅读能力。自学者必须从一大堆书籍或资料当中去学习新的知识点,能在无师指点的情况下,抓住新领域的脉络,领会其中的精髓,没有强力阅读的能力,几乎不可能做到。
另外,自学者还要有整合能力。他要能够把新知识缝合到自己原有的知识体系中去,他学习是为了学以致用,当然要和原有的体系产生协同效应,一个孤立的知识点,往往很容易湮灭在大脑中。在学以致用的过程中,还要获得一定的反馈,如果环境没有反馈条件,自己也得营造一个,利用刻意练习加上反馈,让新知识生根发芽,茁壮成长。
如此看来,自学真是一种本事,一种不那么容易就能掌握的本事,无怪乎人人都会羡慕一个需要啥就能学啥而且学啥就能很快学会的人。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