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百谷集迷你杂谈婚姻育儿
性格教育比能力教育更重要

性格教育比能力教育更重要

作者: 凤栖梧001 | 来源:发表于2018-03-30 10:25 被阅读0次

          细想一下自己过往的经历,有没有什么发生在你儿童时期事情,至今令你印象深刻?至今对你能够产生一些影响呢?



          我记得在我小时候,很多同学都跟我是一个小区(我们那时是子弟学校,同学的父母都在一个厂区上班,自然我们也都住在厂区自己修建的家属区内),有一次我跟几个同学一起从学校回来,刚走进家属区,就看到我们班一位同学的家长推着自行车,向我们这个方向走来,这位父亲认识我们几个,就问我们他儿子怎么还没回来,那个男同学曾经欺负过我们几个,我们几个想了想,随口就说,他做了错事,被老师留校啦。

           事实上,我们也不知这位男同学为什么还没回来,就是随口一说,什么都没想,就觉得好玩儿,没想到,这位男同学父亲一听,立马就不推着自行车,一下子骑上自行车,就往小区外面骑,我们几个也没多想,就各自回家做作业,做完作业相约出来玩儿的时候,正好看到那位同学被他父亲领了回来,那位同学脸上有非常的一个掌印。

            这父子俩谁都不说话,闷头向前走,第二天,到学校我们才知道,这位男同学放学和几个同学在学校踢球,把学校玻璃踢了,另外几个男同学都跑了,老师只看到这位男同学,就把他留校了,老师其实也没打算叫家长,就是让这位男同学回去跟家长说一下,明天过来换玻璃就行,没想到这位男同学父亲居然来到学校,也不问这位男同学发生了什么,上来劈头盖脸的对这位男同学就是一顿爆揍,打完才知道是砸碎学校玻璃,没有发生什么大事。

          也许到今天,这位男同学都不知道他爸爸为什么那一刻出现在学校,看到这位男同学被他爸打后的情景,我心里很不是滋味,我也挨过打,知道这滋味不好受,只是由于我不计后果的这么说,却让这位男同学饱受“不白之冤”,从那以后,我再也不张口就来,因为你不确定会产生什么后果,直到现在,我也是如此,能说的都是我知道的,我不确定的,和我不了解的,我都不会说,什么原因?都是这件事对我产生的影响。

            儿时的经历对于成年后的我们依然是有很深的影响的,李玫瑾教授曾经说过,一个14、5岁青少年发生的行为问题,他的心理问题是在12岁或者是在更早的时候就已经产生。

          李玫瑾教授是研究犯罪心理的,她坦言,当她和那些青少年犯罪的人去聊天的时候,她通常会问那些青少年,你的父母在家跟你说的最多的一句话是什么,为什么会这么问?这就是李玫瑾教授在看,父母都给孩子传递了什么观念?根据他跟这些青少年对话,他发现在这些青少年早期成长时,多少都是有一些缺失的。

    李玫瑾教授很看重(0-6岁)早期的教育,认为这是孩子建立依恋、情感的关键时期。

    她极力建议孩子在一岁半以前最好是由母亲自己带,之后再交给奶奶、姥姥抚养,一岁半之前或者三岁之前,是孩子与母亲之间建立依恋的最佳时期。

    就好像我最近看的《全面管教》这本书中提出的观点一样:

    孩子是通过观察和模仿周围的人来学习的。

    当孩子从出生的那一刻起,身为父母的我们(或者帮忙照看孩子的老人、保姆等)对孩子所做的每一件事情,都在潜移默化的影响着孩子性格的养成,观念的建立。


    应当避免的管教方式

    你在通过什么方式让孩子停止你不想让他们做的事情呢?有没有用过以下的方式呢?

    是不是采用过惩罚的方法教育孩子?采取大声喊叫的方式让孩子停止做一件事;又或者因为孩子做错事打孩子屁股,打手心,又或者通过威胁、警告、贿赂或说教,来吓唬孩子?

    细想一下,当你们用了上述方法管教孩子后,孩子的行为是否如你们所愿得到改善了呢?



    如果没有的话,下回如果你们还用上述相同的方法,是否还再期待得到不同的结果,孩子的行为会发生变化,不再做让你们烦心的事呢?

    同样的行为,会产生不同的结果吗?

    相反,使用这些方法都会直接导致对孩子性格的形成产生不利的影响,让他们对事情感到怀疑、羞愧、内疚,这种影响不仅仅对现在,还会持续到孩子的未来。

    在帮助孩子成长的道路上,你无法强迫孩子去做任何事,除非他自己愿意做。

    作为养育人的父母而言,要运用尊重以及与孩子同期能力发展相适应的方法,让孩子与家长合作,让孩子主动愿意去做家长想让他们做的事。

    要学会让孩子合作,参与到一件事情中来,让他是一名参与者,而不是陷入到自己与父母的权力之争中。

    当孩子们在感受到家长的负面情绪的时候,他们的大脑镜像神经元也会“捕捉”到你的情绪,和你有同样的感受。这也就解释了,为什么有时候父母做的事情反而比他们说的事情,对孩子产生更深远的影响。

    所以,当我们教育孩子的时候,一定要控制好自己的情绪。绝不能跟着孩子的情绪走,孩子一哭,你也跟着烦躁,开始不耐烦,对孩子大声嚷嚷,让他停止现在做的事情,这样只能适得其反。

    神奇的大脑

    大脑塑造行为,行为同样在塑造大脑。

    换言之,发生在孩子身上的每一件事都在影响着孩子的大脑的发育。

    一个孩子拥有的个人经历和人际关系会刺激并塑造大脑,并且为这个终生需要的神经网络的创建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

    孩子在2岁时,其大脑的突触与成年人的已经相同,



    大脑的发育完全在于与他人的情感联结,而你的孩子从一出生那刻开始就会本能地寻求情感联结。你和照料你的孩子其他人多如何与孩子互动的方式——你们如何沟通、玩耍以及养育方式——都是婴儿或学步期孩子发展的重要的因素。

    不要小瞧最初给婴儿的喂食,大小便、洗澡等等照顾宝宝的各种任务,这些头几个月甚至头一两年天天重复在做的事情,正式孩子成长中的大脑所需要的重要的亲情纽带和情感联结。

    书中这一观点和李玫瑾教授观点不谋而合,李教授也认为最初一年半到三年的时间母亲对孩子的悉心照料,是十分有利于建立起孩子与母亲之间的依恋。

    这种依恋的形成,作为父母的你能识别回应宝宝给出的信号,能够给宝宝提供爱和归属管,并让宝宝逐渐形成信任感和安全感,这就是你在帮宝宝形成“安全的依恋”。

    当你和宝宝相处的时间越长,你就越容易识别出他的喜好。研究表明,经常得到爱抚,按摩并抱着的婴儿往往较少烦躁,体重增加的更快。

    当你为宝宝换尿布、洗澡、跟他玩耍的时候,跟不会说话的宝宝交流是很重要的,这些“交谈”能够刺激宝宝大脑中枢负责说话和语言能力发展的部分。

    婴儿是通过解决非语言信号,面部表情,来了解与人的关系的。你给孩子传递的非语言信号,要比你说话有力量的多。

     啼哭对婴儿来说是沟通的线索,而非不不良行为。

    在我们与人交往的时候,你会碰见一种人,人挺好,刚开始跟你说话还好好的, 说着说着,不知怎么搞的,他就急了,情绪一下就上来了,声音特别大,特激动,暴躁,事后你问他吧,他说我也不知怎么了,当时就是没办法控制自己,事后还挺后悔的;另一种人,你什么时候看到他,他都很大度,什么时候看到他对人都是很和蔼,对谁说话都很平和,很沉稳,

    第一种人,在他早期成长中的,他的抚养一定是亏欠的,这种依恋是有所缺失的,第二种人呢,早年的抚养,一定非常到位,帮助他建立起健康的依恋。

    为什么?

        人在一岁之内,完全不能自主,他要难受的时候,我们得要立即看到去帮助他们,你在照顾婴儿的时候,你会发现,当你喂饱孩子后,孩子还会哭,有时候老人就告诉我们说,不要管他,你要去抱他,你就得一直抱他,事实上呢,刚出的三四个月的婴儿还不会翻身,孩子哭代表很多含义,不仅仅是饿了,还有可能是想翻身。

         如果你不管他,任由孩子一直在那儿哭,孩子会持续哭很长时间,半小时,一小时,当孩子长时间哭的时候,就会影响到内脏,内脏就会出现紧张,呼吸都会抽泣,等到他成人后,当他遇到什么不快,他就会很急躁,他的内脏也会出现紧张状态。

    相反的,如果那时候,当你看到孩子哭,也许你也不知道是什么原因孩子哭,可你当时如能及时做出反应,听见孩子哭声,及时走过去,把孩子抱起来,走一走,再换个姿势把他放在床上,换个姿势,孩子就会很满足,等到他成人后,他遇事就不会那么急。

          仅仅是幼时的一个小小的动作,竟能对孩子产生如此深远的影响,不可思议?但这就是事实。

         这回要是有人再告诉你,孩子成长的头三年,足以影响孩子的一生,你不是觉得这不是什么理念,而是切切实实需要我们尽力去做,这才是帮助孩子身心健康成长最佳的途径。

          也许我们无法做到十全十美,或者担心我们无法为孩子成长提供所需的环境,不用自责,我们没有哪个人是完美的,你的小宝宝只需要在他们成长初期,用你的切实行动让他们感受到你的爱,及时的意识到他们的需要,这就是给予他们最好的全部。

         《正面管教》不失是一本对于养育0-3岁育儿指南,它会帮你更全面的了解自己的孩子,看清孩子的行为背后的真正意义,并教我们如何去应对。

          我个人极力推荐宝妈们都看看这本书。

           孩子无论现在谁抚养,终归是你们自己的,不是你们长辈们的,他们带孩子终归有他们的局限性,他们会很疼爱你们的孩子,可是这种过度的疼爱,到底有多少是真正对孩子未来成长有益的呢?

         0-3岁孩子性格养成的关键期,一个拥有良好的性格的孩子,对于自身未来成长的都会让父母少操很多心,不是吗?至于琴棋书画的能力的培养,在于挖掘孩子的兴趣,一旦孩子自己感兴趣,不用你说,他也会去学,不是吗?

         在孩子早期成长阶段,良好性格的养成远比能力培养重要的多,性格是决定孩子一生的事情,至于能力的培养,当你发现孩子对某事物感兴趣,看到某事物眼睛放光的时候,你再有的放矢的培养孩子这方面的能力,会得到事倍功半的效果,不是吗?

         作为父母的你们如果实在无暇照顾孩子,至少将书中的理念,传递给长辈们一些,哪怕他们嫌烦,你也要去多跟长辈们沟通,让他们渐渐接受书中的观点,因为这是你们自己的孩子,你们要为孩子的言行、未来负责,如果有一天,当你有时间、有经验、有能力的去跟孩子沟通的时候,却发现孩子已经听不进去你说的任何一句话,你已经没机会跟你孩子沟通的时候,你又情何以堪呢?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性格教育比能力教育更重要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uspbc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