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实话,这本书真的读得很“爽”!

它是一本心理学方面的书,距离第一版已经过去16年的时间了。
在这本新的版本里,作者增加了很多新的,也非常精彩的内容。让我半夜两点半都还舍不得睡,想要一口气看完它。
因为我想知道:
逃避幸福陷阱的方法是什么?
如果坏情绪是每个人与生俱来的,那我们和它究竟该如何相处才不会让自己受伤?
……
而且,在阅读的过程中,我无数次的意识到:“作者说的简直就是我。”
在书里,作者用“趋向行动”和“偏离行动”这样的词语来形容我们在面对自己的情绪时,大脑所作出的一系列反应。
比如为了逃避工作焦虑的问题,我采取的趋向行动是看书,学习一些新东西;反之,我采用的偏离行动就是像打游戏,追剧之类的。
但其实,这些都只是短暂的“获得价值”而已,它们并不能从根本上真正消除我的负面情绪,毕竟大脑不存在“清空”功能。

那要如何逃离这种陷阱呢?
书中说,首先要提升自我觉察。你可以通过觉察,留意自己每天为回避或消除不快的想法和感觉所做的一切小事——仔细追踪这些做法的后果,最好能每天写日记或是花几分钟反思。
要知道,幸福并不是人生的常态,不幸才是。
尽管有时候我们感觉自己很开心、很快乐,自以为这就是积极向上,但其实,它都只是短暂的,我们80%的情绪依旧是消极的。
作者在这本书中真正想要表达的,也不是说让我们一定要去接纳、顺从自己的那些负面情绪,更不是要去采取一些措施与之对抗,而是帮助我们真正的认识负面情绪,从而认清我们自己,不再焦虑,不再内耗。
就像书中说的“使用这些脱钩技巧的目的不是消除某个想法,而是帮助我们认清想法的本质,它们只是一连串的文字,我们需要允许它们来去自如,既不和想法搏斗,也不受到主宰。”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