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都知道,上网课是特别耗费精力的事情,但是又不得不上。有时各种转为线上的课外班,挥挥手,不带走一丝压力,只留下无边无际的茫茫卷子。
我作为还同时兼顾着群组运营和写作的一名非主流学生,压力也是如山一般倒向我的背上,令我防不胜防。
这篇文章,我打算分析一下我的精力管理策略。
著名心理学家说:“你最重要的东西,是注意力。”现在很多软件和网站都在努力收割用户的注意力,提高 DAU(日活用户量),产品经理们也在忙着完成 KPI,殊不知这样对广大学子们的损害也是蛮大的。
简单梳理一下,影响注意力集中的软件分为三类:
- 娱乐类:某农药、某精英一类
- 社交类:看月亮软件、某 Q 一类
- 资讯类:某头条、甚至我们正在看的简书
下面,我们就来对症下药。
娱乐类:寻找替代方案
笔者很少玩游戏,反正上述两个游戏没玩过,只是看过腾讯年度财报,游戏类的收入每年都在增长,可见这两个游戏的火爆程度。
两大游戏的百度指数当然,也不能说所有搜索这些词条的人都是奔着玩游戏去的,有些人只是想发一些符合热点的东西蹭热度而已。
目前我空闲时间基本都花费在看书和写文章上(本来空闲时间就不多),唯一的可能算消遣的内容是看看简书小岛,顺手评论几句。
毕竟游戏总有输赢,有些5V5 不公平对战手游氪金使你变强,输了搞个闷闷不乐外加掉一个段位,一点都不香。
相比而来,简书小岛显得充实的多:诗人小岛可以写写诗,还不用考虑字数问题;笔尖小岛聊聊来简书的原因;意见反馈小岛来督促简书做得更好......
利益相关:本人意见反馈小岛副岛主。
当然,刷小岛虽好,不要贪多,有整块的空闲时间可以去写几篇文章。
社交类:眼不见为净
首先,看看你手机的使用时间记录功能,第一位的软件是什么?
我想百分之八十的人会回答是社交类软件。没错,人是社会动物,但是《深度工作》一书告诉我们,频繁交流会影响人的思考能力,阻碍高质量内容的产出。
对于学生来说,高质量产出指的是作业和练习题;对于我这样的作者来说,指的是优质文章;对于程序员来说,指的是没有 bug 的代码。
无论如何,这些产出都是可以改变世界的(什么?你说作业不能改变世界?等你长大了你就知道能不能了)。
社交类软件固然重要,但是在你所处的环境和所做的事情并不需要频繁交流时,可以暂时关掉社交软件,或者直接断开网络,只留下电话和短信作为应急通信渠道。
电话和短信才是重要信息的传输渠道,社交软件不是。
当然,你也可以使用“番茄工作法”来安排沟通时间和独处时间,或者使用《单核工作法图解》一书中提到的“全景闹钟”方式来规划这两部分时间。
无论如何,在你正在专注工作的时候,请不要让社交软件响起的声音打断你的思路,即使他们并不是有意的。
风险提示:请确认这样做不会影响团队协作,如 DingTalk 一类的软件应该被设置成无视免打扰设定。
资讯类:规划整块时间
使用碎片时间刷资讯并不是好选择。这些碎片时间应该用来梳理知识,构思想法或者干脆休息。
你可以考虑把一整块时间(不少于 20 分钟)专门用来获取新闻。一般来说,这段时间应该安排在早上。
我一般将这段时间安排在 10:55-11:20,这段时间我上午的课程已经结束,而写作业时间还未开始,用来获取新闻刚好。当然,我会只关注我感兴趣的内容。
到底什么时间睡觉才好
首先,给出结论:我一般工作日 11:20 睡觉,休息日则是 10:40。
为什么工作日入睡时间反而较晚呢?因为工作日事情比较多,用来自我提升的时间并不充裕,所以晚上复习完成之后的时间会被我用来读一些不需要深入阅读的书籍。
顺便提一句,我最近在读《三国机密》,感兴趣的可以和我交流,当然,这本书其实也挺难读的,人物太多,我历史又不好,谁是哪个阵营的都不知道。
只要你没有感到疲惫,并且不会影响第二天的精力,就不需要过早睡觉。挤出来的时间可以用来学习、提升自己或是做点白天没有完成的任务。
我不建议大家把这段时间安排上任务。这段时间应该用于容错,即在白天任务耗时严重超标时保证今日任务按时完成。
好了,前前后后花费了小半个月,这个系列的三篇文章也算是告一段落了,最后,也希望这段艰难的时间能够早日过去,我们爱学校!我们想在学校上学!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