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读书读书读书志
到底是谁割了谁的韭菜?—读《韭菜的自我修养》

到底是谁割了谁的韭菜?—读《韭菜的自我修养》

作者: Andy0222 | 来源:发表于2018-09-16 22:32 被阅读66次

    这是一本其貌不扬的书,这是一本只有不到150页的书。当你读完以后,你会发现这恰如其分地成为每一位进入交易市场的生存指南。整本书是笑来老师作品一贯的风格,逻辑清晰、颠覆认知,能把一件看似复杂的理论讲得透彻易懂而又让人看了一遍还想看第二遍,第三遍……

    到底是谁割了谁的韭菜?—读《韭菜的自我修养》

    我把书中的精华做了一下整理和归纳,以加深印象。(原书的内容包含举例和论述以及他对自己被外界称为“比特币首富”的思考,更值得细细品味)

    书中一开始就对韭菜这个概念下了定义。

    所谓的“韭菜”,指的是在交易市场中没赚到钱甚至赔钱的势单力薄的散户。

    想要成为“非韭菜”就是要能在交易市场中,赚到钱!

    书中列举了韭菜的一些常见特征:

    1)严重缺乏基本的阅读能力。

    碰到问题,通常只会问别人,成为伸手党。缺乏思考和学习能力。

    韭菜的宿命从一进场就买买买开始。

    新手的定律永恒不变:你一买它就开始跌,你一卖,它就开始涨……

    每一次行情结束的根本原因是“入场资金枯竭”。投资的人善于学习,投机的人拒绝学习。

    2)认为所谓的交易,是一种“零和游戏”

    也就是说,他们认为自己赔掉的钱正是别人赚到的。

    3)错误的时机买入。

    他们忽视了交易市场里最大的一个作用力:经济周期(牛熊交替)。时机错了是最本质、最合理、最有指导意义的正确解释,甚至应该是唯一的合理解释。对策是:在等待下一个正确的时机。正如彼得.林奇的《鸡尾酒会理论》所说,当参加鸡尾酒会的人都围着股票交易员问要买哪支股票的时候,显然股市已达顶峰,是往下挫的时候。

    所以以下两点需要我们时刻警醒自己的:1)连你都开始进场的时候,牛市就要结束了;2)你就应该干看着,啥都不买……到了熊市,等到大家都骂娘的时候,再开始买买买!

    4)认为自己聪明别人是傻X。

    一切的礼貌与素养,本质上来看都是深入思考的产物。交易是彼此思考不一致的产物,因此彼此应该在交易完后,互道一声珍重……

    5)喜欢谈论“价值投资”

    韭菜们喜欢不管三七二十一先下手之后,发现不对再去研究价值而不是研究透价值所在之后决定是否买卖。顺序不一样,一念之差,就分出了聪明和愚蠢。一般情况下,谈“价值投资”的人都是已经被套牢的人,他们为了充值信仰,抚慰脆弱的心于是找到了这个听起来很值得推崇的词。

    6)并非没有耐心而是缺乏实力

    缺乏耐心是表象,本质是缺乏实力。同样的抛硬币的游戏,大家赢的概率总体来看都是趋向于50%,然而决定输赢的不是“运气”而是你能玩这个游戏玩多久,而决定你能玩多久的,没有别的,就看你能拿出多少钱投入游戏中。最终,有足够资金的实力的人必然获胜。

    对策:必须在市场之外有长期稳定的低成本现金流。提高自己场外赚钱的能力是让你能过穿越市场经济周期和抵住熊市的有力保障。

    7)认为想要成功就要冒险

    他们喜欢冒险,甚至在没有专业技能的情况下不计成本,甚至加杠杆去铤而走险。这其实是在本已风险极大的基础上又叠加了风险,等于是找死。

    投资的最佳策略不是“冒险”而是“避险”。获得经验的方法是通过自己的实践,但,在冒险这件事上,要学会观察他人冒险实践,而不是通过自己实践。

    8)没有“止损”的概念

    他们从来没有,也从来没想过要计算所处市场的投资标的的回报风险比。这个其实和前面讲的一样,实力最重要,其次才是回报风险比。如何制定合理的止损线也很重要。“做更坏的打算”永远比“盲目乐观”更靠谱。如何制订止损线的考虑因素:1)个人性格偏好,2)交易标的的日常波动幅度。

    9)喜欢频繁交易

    交易频次越高,交易越是接近“零和游戏”。交易频率越高,你所需交的手续费就越高,它会吞噬你的利润和本金。“抽水”是人类史上唯一可以永续的商业模式。所以那些交易所才赚得盘满钵满。

    “交易市场短期来看是投票机,长期来看是称重机”——本杰明·格雷厄姆

    10)不能正确识别价值和价格

    所谓的“韭菜”其实常常并不是被别人割,在更多的情况下,由于自己对价格和价值没有清晰的认识,而导致所作出的行为感觉“被割了韭菜”。其实是自己割了自己的“韭菜”,然后送给了别人,而别人还认为你是傻X。

    11)喜欢看K线图

    几乎所有我认识的炒股的人都会在某一天,拿出手机,指着APP里的K线图说,要是我在这里卖,或在这里买就好了。亏了都是因为自己没有预测到既成事实的历史数据。因为没有办法准确预测所以都归结于“运气”不好。其实这是大多数进入市场的成熟的成年人突然一下子智商下降,变成极度幼稚可笑的典型表现。作为交易市场的一分子,你不大可能在最高点卖出,也很难在最低点买入。

    12)不承认错误,把错误合理化

    如果在投资决策的时候,出现了错误的决策,那么面临的选择:承认错误,而后努力改正错误;不承认错误,而后把那个错误“合理化”。把“自己做过的事合理化”是一个自我大脑重塑的过程。

    痛苦+反思=进步

    13)缺少反思

    新手想要躲避韭菜的宿命,就得天天反思,时时刻刻反思,反思后再反思……

    市场没有确定的收益怎么办?唯一的办法就是提高回报风险比。

    回报风险比=可能的回报÷可能的风险

    深度思考的方法就是,盯着一个东西看很久很久,胡思乱想很久很久,然后你就能研究出一些玄机。如果要提高回报风险比那就从减小分母,加大分子着手。比如提高场外赚钱能力,买了之后就不动,不管涨跌,穿越多次牛熊……

    14)投资早期项目

    早期投资者的失败项目要比成功项目多很多倍。前期币圈都流行ICO,项目方为了ICO不遗余力地宣传,找大佬出来站台来宣传。如果按照当时的ICO热潮,只要能投中就是幸运儿,没准就能碰到10倍甚至百倍币。但是当政府禁止,传销币泛滥,很多币销声匿迹的时候,ICO后破发的比率越来越高。很多ICO项目也无人问津了。

    15)注重“项目分析能力”

    知识技能的属性有两种:1.需要很久才能磨练出来的。2.现学现用的。

    “进场之后不要动,看上一年之后再动手买。”

    但很多人都等不及,那么好的赚钱机会摆在面前,能不心动吗?谁不让我买就是挡我财路。“心动不如行动”在投资市场中可不见得是好事。如果你的智商还不够,那就暂时放弃自己的智慧,让市场的智慧来指引你的决策。待你渐渐打磨好自己的智慧后再由你主宰决策。

    16)ALL IN

    FOMO:Fear of Missing Out 对丧失机会的极度恐惧。让人们觉得市场到处都是机会,于是担心自己错过了最佳的入场时间,于是时刻关注着各种群。

    All in的有可能是资金,全部的精力、时间、生活……那么你就放弃了场外大脑的成长,也就没有办法在未来通过认知落差而作出高质量的交易决策,从中获益。

    成长来自:工作经验、努力学习。投资也好交易也罢,绝对不能当作“全职工作”,一旦全职,你就没有办法成长了。
    失败并不可怕,可怕的是面对失败无能为力。

    以上这些看似简单的道理,但越是简单的道理越是难以遵守。随着思考的深入于是“韭菜”的定义又在文末进行了迭代。

    所谓的“韭菜”,指的是那些在本质上并不是零和游戏的交易市场里以为自己在玩零和游戏的交易者。韭菜这个概念和散户没有必然联系。

    书中其实概括来讲,就是要每一个进入市场的交易者都能够透过表象研究实质,用特立独行且正确的认知差异,孤独地作出自己的决策,用周期的视野去等待那个最终你能预料的结果出现。因为你不再幼稚,变成了一个有章可循的且具有智慧的交易者。也许到那时,你也会和笑来老师一样,把“韭菜”这个不必存在的概念从大脑中删除。

    书的最后写到“就这些了”。可是我仍觉得意犹未尽。笑来老师把他的认知和所知道的真相写出来,目的是让更有价值的思考、更有价值的观察、更有价值的真相传播得更多、更广、更远,让每一个进入市场的人都心存敬畏,都能通过自己的努力避免成为被割的“韭菜”。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 张攀锋007er:读得意犹未尽。
        每一条都很简单都懂,做到就难了,但是也要做到,最后不做韭菜。
      • 3a30043915eb:装死、躺下:joy:

      本文标题:到底是谁割了谁的韭菜?—读《韭菜的自我修养》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usrqn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