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读书大学生活
《每天听本书》心得D2——《拖延心理学》 简•博克和莱诺拉•袁

《每天听本书》心得D2——《拖延心理学》 简•博克和莱诺拉•袁

作者: 领读者钱丢丢 | 来源:发表于2017-06-13 14:50 被阅读140次

今天听的《拖延心理学》也是一本VIP书,整本书的架构很清楚:what?why?how?(如图,图片来源:《得到》)

拖延症是什么?三个表现:拖延、否定自己、做不到改变。

为什么会有拖延症?三个原因:本能、恐惧、完美主义。

如何改变?三个办法:设立截止日期、改变环境、转变心法。


这本书对我的启发是:

1、解决一个问题,弄清是什么比怎么做更重要。

这本书的篇幅偏重于前两点,重点分析了拖延症有什么表现、为什么会有拖延症,对于如何改变拖延症给的建议不多。很多人可会觉得实践性不强,其实很多时候弄清楚问题的本质比怎么解决问题更重要。

爱因斯坦曾经说过:如果给我一个小时让我回答一个决定我生死的问题,我会用55分钟弄清楚这问题到底是什么,最后5分钟足够回答这个问题了。

遇到问题,人们往往急于想解决办法,却很少花时间想问题本身、找到问题的本质。而看清楚问题的本质,其实问题就已经解决一半了。

比如,对于拖延症,很多人都很焦虑:哎呀,我有拖延症怎么办?用哪种时间管理法?怎么加强自律能力?怎么做日程管理?哪个软件更好?

这个时候,不妨静下心来看看自己:哦,我的拖延症犯了。没关系,这是人类几百万形成的本能呢,我抵抗不了很正常,它只是我内心恐惧和欲望的表现而已。

那我这次拖延内心真正的原因是什么呢?这个事情有点难不知道怎么入手?我想把这件事做的好到一鸣惊人、可是怎么样才能做到那么好呢?还是,给我布置任务的老板啥都不会就知道瞎指挥,我好烦他,想起他就不爱干活?

我想,如果你能观察到自己的这些想法,你心里的焦虑就已经会减轻一半了,就会腾出头脑和精力来想怎么去解决这个问题,而不是无休止的纠缠在“哎呀,我有拖延症”这个焦虑情绪上了。

这里插播一下,观察自己的想法,需要提高你的觉察能力。

佛学上叫觉察,灵修上叫观照,其实都是一个意思。就是要你有觉知的观察自己的身体和想法,只是观察,不要评价。

这个也是个很大的话题,其实很多学科和领域都在用不同的方式说这个东西,有机会再细说,这里不展开。

我只说对我比较有效的两个做法:一是每天默诵《心经》(我不是佛教徒,只是觉得佛学不等同于佛教,佛学是大智慧);二是每天冥想20分钟。

2、改变拖延症我的具体做法。

书里改变拖延症给出三个方法,我自己的做法跟这三个方法其实挺一致的:

第一,设立日期。

书中强调要设置截止日期,我自己觉得设置开始日期比设置截止日期更重要。因为拖延症很多时候就是明明知道有deadline,却偏偏没办法开始去做。

而设置开始日期,是给自己下死命令:某天、某时必须开始做某事。

注意,是给自己下命令。

什么叫命令?就是你愿意不愿意都必须服从。

比如,规定自己8点开始写作。8点了你还不愿意开始,脑海里各种想法:哎呀,来得及,不用现在开始;我还想再吃点东西休闲一下;刷个朋友圈就开始……

这个时候就要发挥你的觉察能力,一旦觉察到自己给自己找了各种借口,马上停止找借口,执行命令。

记住,给自己命令,而不是借口。

一旦觉察到自己在找借口不执行命令,马上停止,执行命令。

第二,改变环境。

靠意志力来做事情都是耍流氓。

我们要做的是消除那些冲击你意志力的不良环境因素。

想想自己在拖延的时候一般是如何打发时间的。上网?那就断网。玩手机?那就把手机放另外一个房间。吃零食?那就别买零食。

我写东西的时候手机肯定不放在身边。

有时候用手机想学习或是工作,可是打开手机、不自觉的就点开微信啊、淘宝啊什么的,溜达溜达大半小时就过去了;或是打开微信本来想看那些有用的公号,可是顺手就点开了朋友圈,刷一刷半个小时又没了。

我自己的做法是把那些容易消耗时间的APP藏起来,放在文件夹里,你不会一眼看到。这样你想用一定是因为什么原因主动去点开,而不是不自觉的被动点开。

朋友圈的新消息提醒那个小圆点也取消,因为我看到那个圆点,一般都是不自觉的想:哦,有新消息?然后就顺手点开看看,然后刷半天。而如果看不到新消息提醒,我的注意力就不会被吸引,就会直接去看自己想看的东西。

《每天听本书》之前有一本书叫《注意力商人》,讲的是现在所有商业的本质其实是争夺用户的注意力,而注意力是稀缺资源。

所以,保护好你宝贵的注意力,不要分给你不想分给的人或事。

第三,转变心法。

其实就是先不要追求完美,先开始再说,别给自己压力。

这个昨天正好在《简化》这本书里说过了,这里就不细说了。感兴趣的可以看一下昨天的文章。http://www.jianshu.com/writer#/notebooks/10161529/notes/13383476


相关文章

  • 《拖延心理学》| 重新认识拖延,学会应对拖延

    《拖延心理学》作者:简·博克、莱诺拉·袁 解读:丫頭小悦 今天解读的书是简·博克和莱诺拉·袁的《拖延心理学》。这是...

  • 每周一书I七种方法让你彻底告别拖拉!

    这周读了简·博克(Jane B. Burka)和莱诺拉·袁(Lenora M.Yuen)的《拖延心理学》,这本书指...

  • 《拖延心理学》读书笔记 (上)

    书名:拖延心理学 作者:简·博克、莱诺拉·袁 标签:拖延症 | 心理学 笔记时间:2016/9/25 拖延VS行为...

  • 拖延心理学(更新中)

    《拖延心理学》 豆瓣评分:8.2作者: [美] 简·博克 / [美] 莱诺拉·袁 书摘 序言 拖延从根本上来...

  • 拖延心理学 心得摘要

    拖延心理学这本书是由简.博克和莱诺拉.袁,写过以本书名拖延心理学的书籍有挺多,建议阅读前面提到的两位作家的版本,本...

  • 阅读《拖延心理学》

    书名:拖延心理学 作者:简 博克 、莱诺拉 袁 阅读时间:201904-020905 笔记时间:20190523-...

  • 读书笔记📒【拖延心理学】D1

    今天的读书笔记来自《拖延心理学》这本书作者:简.博克 莱诺拉·袁拿起武器,向拖延宣战。从根本上来说,拖延并不是...

  • 不懂这些,你的拖延症怎么能治好?

    今天我们要给大家分享的书是《拖延心理学》。 本书两位作者简·博克和莱诺拉·袁都是美国的心理学博士、加利福尼...

  • 战胜拖延症推荐书目!

    《拖延心理学》简•博克、莱诺拉·袁著:“拖延症小百科”,适合惯常性拖延症自我剖析 - 《拖延心理学2》皮尔斯•斯蒂...

  • 拖延心理学

    《拖延心理学》作者是简·博克、莱诺拉·袁。读完整本书,我知道什么是拖延?拖延的根源及其本质是什么?有哪些方法应对拖...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每天听本书》心得D2——《拖延心理学》 简•博克和莱诺拉•袁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usvdq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