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从做了软件测试后,我都不好意思说自己是计算机专业毕业的,因为此专业在大学期间学的都是编程,c++、java、c#,不知道是老师没教好还是我自己没学明白,对编程不感冒,毕业后找了份软件测试的工作。
工作几年后,我自学了自动化测试工具、性能测试工具,明白了一个道理,只要把最基础的东西学好,之后学起来会很简单。
我依然记得当年上大学前word都不会用,大学第一学期学习c++,像板砖一样的英文版语言书摆在我面前,一看那么厚直接懵了,老师一边翻译英文一边教语言,兴趣全无;万事开头难,这头没开好,之后的语言也没有学透彻。
如果当初学校订些简单的编程类书,或许我也能看明白,或者自己应该去图书馆找些简单的书看,只能怪上学时太年轻,自己不会学习。毕业后才知道有人在上学期间读几百本书,涉及各个领域,量变引起质变,大学学的是自学能力,并不能指望老师能教你多少知识。
可是刚上学时谁能明白,老师是领路人,为什么要用本英文书吓学生,而不是正确的领路,既然大学考上了,英文不会太差,工作中用到的英文也是常见的,难道要我们学会看英文文献?可是老师你想过吗,当学生对语言失去兴趣,大概刚开始学这门语言就考虑着要转行了吧,还会去看英文资料吗?
也许你会说这是为大多数人设计的课程,我们专业差不多50人,有几个编程高手都是自学的、喜欢泡图书馆的,当时一大半学生都在考虑转专业,转建筑、土木、工程管理等,毕业后从事计算机编程的也寥寥无几。
工作后我忽然发现,非计算机专业毕业的同学在外面报个培训班学习半年,就可以入职,三五年过后就是技术大拿;此刻计算机专业的学生学习四年居然pk不过培训半年的,这是为什么呢?学生该反思,老师更应该反思。
最近打算买房和名校学建筑的朋友聊了聊,应该买什么样的房子,买房最起码得南北通透吧。我问他一些户型的问题,他说他们在学校没学过具体住宅的知识,我很愕然,这不是最基础的东西么;学校就是这样,总是不教点实际的知识,就给你搞一些看不懂的东西。
我只是吐槽一下自己的大学专业,为什么那么多英文书,看都看不懂,还谈学习?
如果当初订一些简单的书,会不会效果更好呢?为什么不能先让感兴趣,再去学习
知识都是工作后学习的,这是我自己的一点看法,如有意义欢迎留言。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