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峰公园向西70米,转身抬头如果能刚好看到佛光塔的顶,那就找到拐进去的巷子了。
我在朋友的描述性导航下,顺利找到了这条小巷子。手机导航在这样的偏僻小路上是没有用的,就像快递的最后30米,关键又困难,是的,难道有谁不讨厌那个某某驿站嘛(顺带吐槽一下)!
巷子很窄,碎石铺设,一面是高大爽气的水杉,一面是半人高的砖头砌墙。绕到底,便是我今天要去一家特别的小饭店,老板姓杨,我们是年前在另一个酒局上认识的。
饭店名字亦如老板的微信朋友圈里定时发送的主题:日日三餐,是菜、器与酒的各种组合。每日菜品其实种类并不多,但天天都会不同,哪怕是同样的菜头,都会用不同的做法呈现出不同的菜式与风格。我就是在这间店里,惊叹到原来日本的甲州白葡萄酒与各式菜品都可以有如此好的搭配。
曾经我在魔都看到两间粤菜馆,恰在一条路的东西两头。两家店菜品很相似,口感也都不错,但酒单差异蛮大,西头的店主打威士忌,东头的店主打葡萄酒。说主打,主要是两页的菜单,有一整页都只是威士忌或葡萄酒。
威士忌的菜单从产区区分,列出代表酒款,中规中矩;葡萄酒的菜单从葡萄品种出发,对应出代表国家,而选择的酒,大多就不认识了。而威士忌世界相对较小,所列酒款品牌大多都都还能认出,所以选酒上较为友好,而这也是葡萄酒菜单里会列出对应的最佳搭配菜品的主要原因。比如勃艮第的黑皮诺酒款对应的是豉汁蒸排骨,而夏布丽的白酒则对应着清蒸石斑鱼,当然每款酒后面也会有两至三道菜的选择,但大多是以该店的特色菜为主。
而这位杨老板,却很特别,没有菜单,也没有酒单。但也并不像深夜食堂里的那样,有什么材料就做什么样的料理,你过来就可以端出热气腾腾的饭菜,主打温情牌。这家店却是以酒为主,反推给你提供什么样的菜,你可以自己带酒过来,也可以让店里推荐你想要的酒款风格。无论是威士忌还是葡萄酒,只需提供出酒款的一些基本信息即可,一人、三人或是十人,都能满足。
是的,这间小饭店,没有固定的菜系,也没有固定的菜品,但只有恰到好处的餐酒搭配。
好啦,今天就聊到这儿,明天见,拜拜喽~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