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打卡day 85
职场中分两种人:
确实很忙的人和假装很忙的人
前一种人用20%的时间完成了后一种人用80%的时间才能完成的事情,因此前一种人忙着打发闲暇的时间,后一种人则忙着煮方便面和熬夜。
这让我想起一些分享里面讲过的话大意是:
成功的人都是在高效运用时间,这样的人空闲时间反而更多,可以去做更多有意义的事情;而低效率的人做的往往是无效的努力,低效的勤奋,还自认为自己很努力了。
主人公小强的一段话让我深思:
发现浪费了这么多时间你还这么高兴?
这说明我的工作效率还可以提高3倍以上,这样我就会有更多的时间去享受生活了!你说我能不兴奋吗?
要是我给自己做时间管理肯定也会一样发现自己浪费了很多时间,更多的情绪肯定是懊恼,虽然知道要做的是重视起来,但还是会因为看到了血淋淋的现实而埋怨自己。
而小强看待问题却是换了一个角度,事实证明自己的效率可以提升更多,即有更多的空闲时间了,情绪立马转悲为喜,会更有动力去做。
绝大多数时候浪费时间是因为这些事情有一个共同的特点:提供很多相互关联的信息吸引我们的注意力,使消耗的时间在不知不觉中膨胀。
比如我,很多时候想起来前一会儿看的一篇文章有个观点觉得很赞,想去找出来收藏,去找的时候看到了其它吸引我的文章,然后就点开了,再可能文章里面作者放了一个以前文章的链接看完点进去了,想着看完就几分钟,然后这样陷入循环,最后发现半小时一小时过去了,自己最初要做的事居然都不知道忘哪去了。
时间黑洞的产生源于大脑喜欢做简单事情的特点,人生没有下脚料,每一段时间的运用都有它自己的意义,但我认为有主动时间和被动时间之分,做事之前有预期,并且追求预期的结果,这就是主动运用时间,否则就是被动运用时间,而时间黑洞就是指被动时间的集合。
遇到难题时大脑就会让我们去放松做简单的事情,比如看剧刷动态,要警惕这样的陷阱,防止陷入被动时间,克制自己去创造主动时间,实在是太累了就躺一会儿,但要记得订好闹钟提醒自己。
做事时专注当下,因为事情一被打断想要回到状态就很难了,我最近写读书笔记也有这样的感觉,有时候写着卡壳了刚好有微信信息进来了,我就点进去想着回复一下,然后讨论起来发现时间过的飞快,可能半小时了我的笔记还是之前的样子,要警惕这种情况了,思路和状态被转移注意力就需要很长时间才能进入高效状态了。
最高效的时段应安排最重要的事,但什么才是最重要的事?
文中讲的最重要的事是在于你的价值观是什么,这个概念我不是很能理解,我自己认为在高效时间安排最重要的事情是根据紧急和重要程度来的,这也是很多时间管理书或者文章提到过的,文中提到是根据自己的价值观,但我觉得可能有些时候工作不是自己觉得哪个重要现做哪个,更多的是上级的安排,不是根据自己的感觉来做事,而是看事情本身对于整个事件的重要程度来决定的。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