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论语阐幽读书
论语阐幽之六十:跟着孔子学鼓劲

论语阐幽之六十:跟着孔子学鼓劲

作者: 不居居居士 | 来源:发表于2023-10-25 09:52 被阅读0次

    郑重声明:文章系原创首发,文责自负。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孔子善于发现、学习他人的优点,并能够适时给人以赞赏和鼓励。他赞美子路“无宿诺”“衣敝缊袍,与衣狐貉者立而不耻”“升堂矣,未入于室也” ⑴;赞美冉雍“可使南面”“犁牛之子骍且角”⑵;赞美林放“大哉问!”樊迟“善哉问!” ⑶引导大家积极发现并提出问题;赞美子贡和子夏能够给人启发,“始可与言《诗》已矣”⑷;赞美宓子贱“君子哉若人!鲁无君子者,斯焉取斯?” ⑸孔子通过赞美,为弟子们树立起典型,指明了努力方向。

     子路请教如何抓好政事,孔子说:“先树典型让大家学有目标,再让大家都行动起来完成任务。”子路请求再增加一点内容。孔子说:“想法逐条逐项逐人落实,不要倦怠。” ⑹从政如此,管理学生也是如此。没有赏识赞美,就没有典型和学习目标,也没有共情和沟通互动。显然,教育教学永远离不开适当的赏识赞美。

    公元前496年,孔子因长得像阳货,在匡地被人围困。他对弟子们说:“周朝的制度崩坏,文化传承不都在我们这里吗?上天如果想要消灭这种文化,后世之人就不会掌握这种文化;上天如果不愿消灭这种文化,匡人又能把我们怎么样?” ⑺后来,孔子日夜弦歌,匡人觉察到后,认为阳货没有这样的文化修养,终于消除误会。

    公元前492年,孔子来到宋国。宋景公想把孔子师徒长久地留在宋国做事。但是,他的宠臣司马桓魋却说这是引狼入室,并带领人马驱逐孔子。当时,孔子正与弟子们在大树下演习周礼的仪式,桓魋砍倒大树,扬言要杀孔子。孔子见桓魋命人砍树,已经知道桓魋只想撵人不想杀人。但是,弟子们已经乱了方寸,裹挟孔子一起逃跑。此时,孔子为了稳定人心,说:“天生德于予,桓魋其如予何?” ⑻孔子标榜自己有“上天赋予的仁德”,并不卖弄,而是以此来稳定人心。

    孔子反对骄傲,他曾说:“如有周公之才之美,使骄且吝,其余不足观也已。” ⑼又怎会自相矛盾,骄傲卖弄呢?“可与共学,未可与适道;可与适道,未可与立;可与立,未可与权。” ⑽实际上,“文不在兹乎”“天生德于予”只是孔子在危难之中的权变,稳定人心,鼓舞士气而已。

    孔子自齐返鲁,发现做事业必须拥有大量的人才,所以兴办私学,广收门徒。孔子三十岁以前,就在大小六艺方面取得冠绝一时的成就,又有齐景公想重用孔子的经历,所以,才能吸收许多人前来学习。其中,甚至包括贵族颜路、颜回父子。但是,这些人来学习的目标,就是从政。“求学三年,仍没有当官的打算,这样的人非常难得! ” ⑾所以,必须给大家一个恢宏的愿景。让大家在希望中,继续学习深造。

    孔子晚年说:“甚矣,吾衰也!久矣,吾不复梦见周公。” ⑿可见,孔子经常拿着“梦见周公”说事儿。后来,又说:“如有用我者,吾其为东周乎!” ⒀“苟有用我者,期月而已可也,三年有成。” ⒁看看,孔子把自己定位为辅佐邦君的“周公”。同时,又评价管仲“小器”⒂。言外之意,自己能够建立一个比管仲更伟大的事业。正是有了这些愿景,才激发了孔门弟子的希望与努力,共同成就了伟大的儒家学派。

    【注释】⑴《论语》原文是:12.12子曰:“片言可以折狱者,其由也与?”子路无宿诺。9.27子曰:“衣敝缊yùn袍,与衣狐貉者立而不耻者,其由也与!‘不忮zhì不求,何用不臧?’”子路终身诵之,子曰:“是道也,何足以臧?”11.15子曰:“由之瑟奚为于丘之门?”门人不敬子路,子曰:“由也,升堂矣,未入于室也。”

    ⑵《论语》原文是:6.1子曰:“雍也,可使南面。” 6.6子谓仲弓曰:“犁牛之子骍xīng 且角,虽欲勿用,山川其舍诸?”

    ⑶《论语》原文是:3.4林放问礼之本,子曰:“大哉问!礼,与其奢也,宁俭;丧,与其易也,宁戚。” 12.21樊迟从游于舞雩之下,曰:“敢问崇德、修慝tè、辨惑。”子曰:“善哉问!先事后得,非崇德与?攻其恶,无攻人之恶,非修慝与?一朝之忿,忘其身,以及其亲,非惑与?”

    ⑷《论语》原文是:1.15子贡曰:“贫而无谄,富而无骄,何如?”子曰:“可也。未若贫而乐,富而好礼者也。”子贡曰:“《诗》云:‘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其斯之谓与?”子曰:“赐也,始可与言《诗》已矣,告诸往而知来者。” 3.8子夏问曰:“‘巧笑倩兮,美目盼兮,素以为绚兮’何谓也?”子曰:“绘事后素。”曰:“礼后乎?”子曰:“起予者商也,始可与言《诗》已矣。”

    ⑸见《论语》5.3。原文是:子谓子贱:“君子哉若人!鲁无君子者,斯焉取斯?”

    参考译文:孔子评价宓子贱:“真是君子作派呀,这个宓子贱!鲁国肯定有隐藏的德高之人,若不是这样,宓子贱又从哪里得到君子的做法和作风?”

    ⑹见《论语》13.1。

    ⑺见《论语》9.5。原文是:子畏于匡,曰:“文王既没,文不在兹乎?天之将丧斯文也,后死者不得与于斯文也;天之未丧斯文也,匡人其如予何?”

    ⑻见《论语》7.23。原文是:子曰:“天生德于予,桓魋tuí 其如予何?”

    孔子说:“我的德是上天赐给的,桓魋能把我怎么样?”

    ⑼见《论语》8.11。

    ⑽见《论语》9.30。原文是:子曰:“可与共学,未可与适道;可与适道,未可与立;可与立,未可与权。”

    参考译文:孔子说:“可以一起觉于道,未必都能归于道;能够归于道的,未必能够立于道;能够立于道的人,未必能够权于道。”

    ⑾见《论语》8.12。原文是:子曰:“三年学,不至于谷,不易得也。”

    ⑿见《论语》7.5。原文是:子曰:“甚矣,吾衰也!久矣,吾不复梦见周公。”

    ⒀见《论语》17.5。原文是:公山弗扰以费畔,召,子欲往。子路不说,曰:“末之也已,何必公山氏之之也?”子曰:“夫召我者而岂徒哉?如有用我者,吾其为东周乎!”

    ⒁见《论语》13.10。原文是:子曰:“苟有用我者,期月而已可也,三年有成。”

    ⒂见《论语》3.22。原文是:子曰:“管仲之器小哉!”或曰:“管仲俭乎?”曰:“管氏有三归,官事不摄,焉得俭?”“然则管仲知礼乎?”曰:“邦君树塞门,管氏亦树塞门;邦君为两君之好,有反坫。管氏亦有反坫,管氏而知礼,孰不知礼?”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论语阐幽之六十:跟着孔子学鼓劲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utjei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