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篱笆那边》
作者:迪金森
篱笆那边
有草莓一颗
我知道,如果我愿
我可以爬过
草莓,真甜!
可是,脏了围裙重温经典:迪金森《篱笆那边》
上帝一定要骂我
哦,亲爱的,我猜,如果
他也是个孩子
他也会爬过去,如果他能
爬过!
【作者简介】艾米莉·狄金森,全名艾米莉·伊丽莎白·狄金森(Emily Elizabeth Dickinson 1830~1886) 美国女诗人,1830年12月10日出生于马萨诸塞州的小城阿默斯特,在三个小孩之中排行第二。年少时热爱大自然,乐于出外游玩,与人交往举止优雅,一度是小城社交界之花。二十三岁时,她第一次随父亲远游到华盛顿,在费城邂逅华兹华斯(Charles Wordsworth, 一位牧师),并深深爱上了他,但华兹华斯已有妻室,这份感情注定是无望的。归来后,狄金森闭门谢客,终生未嫁。邻居偶尔瞥见她身穿的一袭白袍,称之为“白衣女尼”。55岁去世时,留下近一千八百多首令人耳目一新的短诗。其诗风格独特,以文字细腻、观察敏锐、意象突出著称。题材方面多是对自然、人生、爱情、艺术、死亡和永生等方面的见解,寄托了她个人的情感。《篱笆那边》就是代表作之一。经过半个世纪反复品评、深入研究,狄金森作为对美国文学作出了重大独创性贡献的大诗人的地位已经确立无疑。
【作品赏析】《篱笆那边》是首形式短小却意味深远,令人遐思的诗歌。作为美国诗歌史中从浪漫主义向现代派过渡时期的代表,英美意象派诗歌的先驱者,艾米莉·狄金森的诗作完全是内心情感的真实流露,毫无矫揉造作之气,颇受读者喜爱。
诗歌写“我”看到篱笆那边的一颗草莓后的心理活动,是以一个孩童的口吻写的,写得天真稚气、惟妙惟肖,却又不乏理趣。诗人以一颗年轻的心在感受着世界,因而写出了这样鲜活动人的文字。
读《篱笆那边》觉得这是一首清新美丽的小诗。一个惊喜地发现了篱笆那边有一棵草莓的孩子,心中充满想要采摘的欲望,“如果我愿/我可以爬过”明明是心中的渴望,却因为怕“脏了围裙”而犹豫;一句“草莓,真甜”,又把小孩子的天真可爱刻画得真实甜美。如果Dear God和自己一样是个孩子,他是不是和自己的想法一样呢?
似乎在大自然面前,狄金森就是一个淘气的孩子。这首诗里跳跃着一颗单纯的童稚的心,那心跳跃着对“篱笆那边”鲜红欲滴的“草莓”的渴望。这极具诱惑力的“草莓”,在诗中已不仅仅是一种水果了,它已被诗人抽象为孩子追求的世间美好事物的象征。于是,世界也就在一瞬间浓缩成小的小的“草莓”。爬过那“篱笆”,“草莓”定会甜透所有的日子。
接下来的文字:“如果我愿/我可以爬过”,却有别样味道,让人体味出你的渴望中,竟有一种叫着“怕”的东西,意外地阻止了你爬过篱笆。怕“脏了围裙”?怕“上帝”的苛责?那矮矮的“篱笆”也似乎突然间成了一堵难以逾越的墙,它规范着你的行为,它抑制住你那缘于心灵深处的甜蜜的冲动。就象现实一样,追求个性的自由却不得不受着传统道德的束缚,追求事业的创新却不得不受着传统观念的禁锢。
然后,你有了一个大胆的猜想,要是“上帝”也是一个“孩子”,他也会禁不住草莓的诱惑,也会想着爬过那“篱笆”,一亲“草莓”的芳泽?!但Dear God不是小朋友,他早失去了那只属于孩子的单纯的冲动。
你是否会因为“篱笆”的阻隔,轻易地放弃“草莓”的甜美呢?这是你留给世人参不透的问号。
喜欢这种在简单生活中融入的思考,“草莓”似乎还在篱笆那边,做着永远未完成的梦。
重温经典:迪金森《篱笆那边》【作品主题】篱笆那边的草莓,触发了诗人无限诗情。“草莓”是这首诗的诗眼所在。如何理解草莓这一意象的内涵与外延,就成了解读这首诗的关键。从内容上看,诗中的“草莓”仿佛引领着诗人回到了童稚时光,回想起了爬过篱笆采摘草莓并为此而担心家长责骂的往事。然而经历了情感挫折与人生孤苦的女诗人此时言说的则不仅仅是对往事的回忆了。“草莓”似乎代表着某种诱惑,某种隐秘的期盼,而这种诱惑与期盼恰恰是不被上帝允许的,或者说是不被传统的势力所允许的。然而,这种诱惑确实太强烈了,诗人无法抗拒。她多么希望上帝也是个孩子,可是上帝真会爬过去吗?这其中的复杂的心理感受与人生期待或许才是诗人想要表现的主题吧!
【写作思路】这首诗只有短短两节,却是言有尽而意无穷,令人浮想联翩。第一节写一棵草莓在篱笆那边,那么香甜诱人!“我”多么想爬过篱笆采得草莓呀!第2节写"我"站在篱笆这边左思右想,到底该不该过去呢?如果过去就会脏了围裙,上帝也会骂我;可如果不过去,又不舍放弃那香甜的草莓。在这种矛盾心情的支配下,诗人不禁幻想上帝也是个孩子--像孩子一样抵受不住诱惑,像孩子一样为得到草莓不惜爬过篱笆,弄脏围裙。而上帝真会是个孩子吗?在这种表面化的解读之后,我们或可对草莓有多样的解读,"草莓"即被赋予了象征意义。那么,“篱笆”、“围裙”、“上帝”等事物也就有了其各自的象征意义。顺此思路赏析此诗,更可获得一种独特的心灵体验。
【写作特点】①灵魂的风景画:狄金森的诗意象奇特,不循章法。她的诗以抒发个人情感为主,对人生、死亡爱情等都有独特的观点。她善于揭示人们心灵深处的爱恨情愁,其作品就像一幅幅灵魂的风景画,她本人被称为“灵魂的风景画家”。②短小、简朴的诗风:狄金森的诗歌大都短小精悍,语言也单纯简朴。但这并不影响她诗歌主题的阐释,相反却给人以更广阔的想象空间和回味的余地。
重温经典:迪金森《篱笆那边》【教法建议】《篱笆那边》是一首形式短小却意味深远、令人遐思无限的诗歌。在教学中应提倡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经历或人生感悟作多样解读。只要学生能理清“草莓”、“围裙”、“上帝”等意象的关系,教师就应予以充分地肯定和鼓励。“草莓”喻指世间美好的人、事物或现实的诱惑,可喻指人,也可喻指物;可指具体的事物,也可指抽象的事物。“篱笆”喻指障碍,可指有形的障碍,也可指无形的障碍(规定、意识等)。“上帝”则是权威的代表,是正统思想的化身,是人们思想、行为的禁锢者。可指导学生阅读狄金森其他风格相同的作品,以了解这位女诗人的创作风格和内心世界。如《假如我能缝补一颗破碎的心》中诗人对人生存意义的理解;如《我是无名之辈!你是谁?》中诗人安于作无名之辈的价值取向。也可与我国诗人作品作比较阅读,如与舒婷《双桅船》比较阅读,或与北岛的一字诗《生活·网》等诗进行比较阅读,从而加深对本诗在主题及写法上的认识。
长按赞赏码,感谢诸位的鼓励支持!
重温经典:迪金森《篱笆那边》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