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img.haomeiwen.com/i7970632/d805a7d0079eb484.jpg)
看完后,恰逢晨起读经时雯兮告诉我,她今天生日。索性跟她写的“生日信”里,就跟她谈这本书,一本关于“苦难”的书,可是困难在青铜葵花的生命里并不沉重,我想这也道出了另一种真相:苦难是生活的另一种形式的馈赠。
原来雯兮已经读过这本书了,她告诉我说:我喜欢葵花为了治奶奶的病故意搞砸了成绩,想要家人不让她上学,用上学的钱给奶奶治病,我觉得很感动,每次读到这里都会哭。我读完的感受不同,我是静静的回味了很久,回味葵花的苦难,回味青铜在葵花的苦难之中注入的一道光,那是一份生命里无价的存在。喜欢曹文轩在书后面引用的罗曼.罗兰的那段文字:
我们应当敢于正视痛苦,尊敬痛苦!欢乐固然值得赞颂,痛苦又何尝不值得赞颂!这两位是姐妹,而且都是圣者。她们锻炼人类开展伟大的心魂。她们是力,是生,是神。凡是不能兼爱欢乐与痛苦的人,便是既不爱欢乐,亦不爱痛苦。凡能体味她们的,方懂得人生的价值和离开人生时的甜蜜。
1、关于苦难
如果葵花的父亲的离去是一种苦难的话,是不是青铜一家就是这份苦难中最大的慰藉。干校门前河流里的孤独曾是葵花生活里的主旋律,也是因为父亲的离去,葵花走入了青铜一家,拥有了家的温暖,还有青铜的照顾。
如果说饥饿是一种苦难的话,是不是芦苇荡里的芦苇根的清甜也是一种馈赠呢?跟随青铜葵花走进那片“繁华”的芦苇荡里,葵花与青铜一起品尝着洁白的芦苇根散发出来的清甜的滋味,那是饥饿的生活底色里最甘甜的滋味,也是最真实的滋味。
如果说因为贫穷不能够拥有属于自己的一条银项链是一种遗憾的话,那么青铜在太阳底下哈着气给葵花穿出来的晶莹剔透的冰项链何尝不是一种巨大的珍重。
如果说跟随着南下的船捡银杏需要一份勇气的话,那么催生这份勇气的恰恰是奶奶对于葵花的爱,这个家庭给予葵花的爱,真因如此,才会那么义无反顾,毫无畏惧。
有的时候在想,这个时代里剥夺孩子的是什么?也许就是这样的真实吧,这样的真实生活里,我们以为的是百无聊赖的困苦,其实也真正沉浸其中时,才会真的体验到生命与生活的奇迹。
那条在阳光下熠熠生辉的冰项链,那盏每每夜间在油麻镇河边亮起的红灯笼,那芦苇荡里静等几个小时网到了的那只野鸭子……
我想,如果没有网野鸭子时的长时间的等待和复杂的心情,没有薅鸭毛炖鸭汤时的欣喜,就不会有后来的巨大的委屈,当然也不会有青铜蹲守河边捕鸭子,还有抱着鸭子穿街走巷的那份如释重负,原来生活的真相造就写在了剧本里,只是在每个剧场里,我们愿不愿意全情投入,唯有在经历中才会看到一切的因果,事情的真相。
只是当下的教育离真实的生活到底多远,而我们自己的生活又离真实的生活又多远?当我们唾手可得很多东西时,我们就容易遮蔽双眼,看不见这一切被取代的是什么。真的有点懂得,教育并非工业,却属农业,它需要慢时光里真实的经历,犹如葵花教青铜认字一般,那样的如饥似渴的青铜与那样的费尽心思的葵花,彼此之间发生的却是最本真的,最真实的学习行为。
![](https://img.haomeiwen.com/i7970632/d08a4a6413567a3d.jpg)
2、关于体验
昨晚此 念直播中,谈到了思维与体验。真实的体验也许是模糊的,但绝不是无意义的。这份真实体验中有着模糊的属性,但恰是模糊的属性让一切有了发酵、生长的自由与空间。今早读《走进爱因斯坦》,爱因斯坦中提到一句话:如果一个人爱好很有条理的思想,那么他的本性的这一方面很可能以牺牲其他方面为代价而显得更为突出,并且愈来愈明显地决定着他的精神面貌。在这种情况下,这样的人在回顾中所看到的,很可能只是一种千篇一律的有系统而发展,然而,他的实际经验却是在千变万化的单个情况中发生的。
在这样的前提下,再看青铜与葵花。
青铜的生命看似的不幸,他本来可以说话,却在一次大火中失去了说话的能力。与葵花的相处中,青铜永远是倔强的付出着,就连葵花的离去,青铜也是爬上了草垛久久地凝望,可是生活的奇迹总在这样执着的单纯中发生,那一声“葵花”的呼唤里,就是对千篇一律的打破。
生活的我们,总是用先前的经验判断着当下的发生,思维与取舍。可是,当我们走向目标,走向功利时,也就走向了僵化,恰如爱因斯坦所言的“千变万化里的单一”,而我在青铜葵花的经历中看到的丰富的可能性,一种深刻的力量感,一种丰富的野蛮,我想这是这个时代里儿童真正匮乏的经历,而这才是人性之中宝贵的财富。
如果退而求其次,那就是阅读,通过阅读真正沉浸其中,在这份故事中,收获属于青铜葵花的最深刻的真实,从雯兮的那份真切里,我分明感受到了。
![](https://img.haomeiwen.com/i7970632/aa53e23141c8994e.jpg)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