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年,我想,不仅仅是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更是承载了每个人对过去美好岁月的记忆。
每次过年我都会想起儿时过年的情景,那是一段令人无法忘却的往事。
那时的我还没有十岁,还没有搬到现在住的庄台,所处的位置在现在地方西北面,走路大约十分钟左右。可对于那时年幼的我是那么的遥远,或许是因为那时路不好 ,亦或年小的原因。
那时我的家和绝大多数农村家庭一样,可以说是很穷,甚至超过别的人家。
那时与其说是过年,不如是过“年关”。父母生了我们姊妹四个,而四个孩子的学费成了家里的一大难题。每一年放寒假后父亲都要去很远的亲戚家去借学费,至今那个在大雪纷飞中父亲离家时的背影还深深地印在我的脑海里。
虽然家里很穷,但过年总归比平常多点东西的,其实就是吃的。说吃的,无非就是家里蒸点糕与馒头,至于鱼和肉我是不敢奢侈的。相对于其他同龄孩子,过年时我没有新衣服可穿,没有什么所谓的压岁钱,虽然我也很羡慕别的小朋友有这些,但我从来没有怪过父母。
尽管如此,过年仍然阻止不了一颗喜悦的童心。而那时对于我来说最开心的事莫过于来新的庄台上人家来玩。我会跟着一个比我大几岁的哥哥一起走路来,旧庄台上只有两三家“困难户”还住在土坯房里,他家也是其中之一。
只有八九岁的我显得无比兴奋,这里的庄邻都是清一色的砖瓦房。有的人家都有了收录机、唱片机、电视机,这些现代化的电器。对于这一切我眼里充满了新奇,甚至觉得连他们家的瓜子花生都要好吃的多。
一直到了快要日落时分我们才恋恋不舍的往家走,当然是那种心满意足的感觉。
到后来条件好了点时,我家也搬迁到新的庄台上了,直到我十二三岁时家里才通了电。过年虽然不再为学费那么发愁,家里依然会蒸些馒头和糕,也可以美美的吃上一顿鱼肉,可那份出去玩的兴奋与新奇永远无法体会到了。
如今我已过不惑之年,姊妹四人早有各自家庭。而过年则成了一家人团圆相聚的日子,是大家难得放松的时刻。
不管时事如何变迁,我相信中国年作为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将会以更多的形式传承下去。无论是贴春联,吃汤圆(饺子),还是看春晚,这些都是不可丢失的记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