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五四青年节,坐在电影院里,竟不经意间哭成狗。
自己很喜欢看电影,也经常胡乱地写一些影评,大多数时候在进影院前就会想这个电影是什么题材,观影时就会想电影的主旨是什么,可以拿之前看过的什么书影音来对比,如何叙事、如何分镜,配乐如何、人设如何,自己仿佛站在一个不可说的迷之高度上,斡旋评判这一切。
所以我很少哭,你是编剧我是站在编剧角度上的观众,没有谁比谁高贵,看电影就像一场捉迷藏,抽丝剥茧自以为找到了最本真的原貌,哪怕拙劣不堪,我也乐此不彼。
抽离故事之外冷眼旁观这起承转合,永远不会受伤。
2.
这样的心态是不对的,很早之前我就意识到了。
大抵是因为自己的心在肉眼可见的那种程度上极速麻木,世间事很难激起我的同理心。
突然想到韩剧《匹诺曹》中一个场景,一个小男孩出车祸了,记者对着镜头小心翼翼地拿着一只小小的运动鞋,在男孩遇害地点旁边声泪俱下:“这是小男孩遇害时穿的一只鞋。”所有观众都被感染了,然而事实是这鞋只是录制前那位记者到商店临时买的。
一直觉得世间编剧有两种,一种人虔诚地仰望生活,细致地体味世间百态,写下的文字哪怕拙劣字里行间也有着一股横冲直撞的力量,野蛮而苍凉,他们是真正的生活家;另一种睥睨生活,如何高潮如何反转如何虐心如何甜,他们深谙套路文字也如行云流水,常常令人如痴如醉。
曾经的自己是固执地向着第二种奔跑,但当我驻足时却有一种深深的悲哀。
这种人,相信“故事”吗?尊重“故事”的魅力吗?
成人的世界是一条马尔可夫链3.
电影《何以为家》的故事毋庸置疑是属于“野蛮”、“横冲直撞”那类,有一种遒劲之力,从苍茫大地上拔地而起,血淋淋横亘在你面前,不加修饰,无处掩藏。
有人可能说它的大部分情节本来就是真实的啊,把它看成纪实类仿佛也无可厚非,但这种感觉是不一样的。
不知为何,想到了鲁迅先生写的那句诗,“于无声处听惊雷”,大抵就是这种感觉,无声的呐喊最为致命,也最震撼人心。
4.
电影自上映以来就广受好评,有部分观众评价后半部分有过度煽情的嫌疑,个人倒是觉得无可厚非,瑕不掩瑜,在众多光怪陆离的电影里一骑绝尘,引人深思。
其实电影给人的感觉和主人公赞恩给我的印象有相似之处,如果非要评价,我想用“困兽稚子”四字形容,真实勇敢得让人心疼。以一己之力对抗这个结构体制的社会,自以为是巨龙可以咆哮九天,然而不过是钻泥巴的小蚯蚓,没有身份没有钱,没有力量更没有权。
就这样被摁在地上,无情地碾压。
在妹妹要被卖时他的抗争、抗争失败后的离家出走、在外与一孤独母子相依为命、母亲被抓带着小弟弟满世界找、想要逃到外国、最后不甘地回归、得知妹妹死后冲撞地复仇、被捕入狱后在法庭上告自己的父母:
你们为什么要生我?
成人的世界是一条马尔可夫链5.
看完电影我时常想,你说,一困兽稚子有何错,又有何辜?
错终究在谁?是明知没有抚养能力还一直生育的父母?是把十三岁的小女孩娶回家的街头混混?是叙利亚战争?还是结构、体制的社会?
书上说,人生有三次成长,
一次是发现自己不再是世界的中心的时候;
二是发现即使再怎么努力有些事也无能为力的时候;
三是就算有些事自己无能为力也想坚持不放弃的时候。
赞恩放弃了吗?他最终会不会得到第三次成长?
这点先且放下,我发现一个细思极恐的点,成人的世界就是一条马尔可夫链,我们在下一刻的状态只跟当前状态有关,那在这样结构体制的社会中也会不会一点点地变得麻木、放弃与世界对抗最终如同行尸走肉。
也就是说,为什么是小赞恩在反抗?
为什么只有小赞恩在反抗?
小赞恩会不会最终也停止反抗,成为他父母的复制品?
6.
困兽稚子有何辜?
他当然有错,因为他是异类、因为他跳出了框架想要反抗,而社会是一个驯兽师,一个巴掌一颗枣,总能把我们驯服得服服帖帖。
你我本是看客,却不知何时,已身处故事之中。
成人的世界是一条马尔可夫链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