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百鸟朝凤》看中国电影

作者: 栀上清帆 | 来源:发表于2016-05-15 12:14 被阅读196次
从《百鸟朝凤》看中国电影

面对镜头,方励面容消沉,他说:这部电影是中国人的电影,讲得是中国人自己的文化,二百多人的志愿团队干了八个多月,却只有百分之一的排片。自上映其日排片量从2%下降到1%左右,7天累计票房3百多万。好心酸。好作品好导演排不上片,那些毫无营养的烂片却动辄几亿票房……

他说的是中国电影面临的一个尴尬事实,我们拥有五千年的文化积淀,我们拥有数以亿计的观众,我们不缺少技术,更不缺少资金,可为什么我们就拍摄不出一部名誉世界的大片。

我想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太多的导演把电影当做商业,而不是事业!

一部电影,短短数天完成,还能取得上亿的票房,我只能说这是投资方的英明,制作方的炒作效应。至于电影本身,我连“呵呵”两声都懒得张嘴!

也有的电影,时间投资技术都没有问题,画面和演员美得一塌糊涂,但是电影主旨确实不敢恭维,像是一个暴发户成功后的嘚瑟和卖弄,里面处处充满着拜金和享乐,还竟然能拍出个时代系列,脑残的导演号召着不小的一群脑残粉不停的上蹿下跳,辉煌的票房正折射着中国电影的那片凄凉!

这不是一棒子打死的时代,同时代的韩寒处女电影我觉得就比较文艺。东极岛就是一个隐喻,暗指年轻人的内心,一个相对封闭的世界,马浩汉毁掉了自己的小房子,明摆着就要准备四海为家浪迹天涯,与过去转身作别。影片展现了二人的西部行,收获不可能一无所有,至少他们释怀了内心的期许,打破了习惯性思维里的不真实的故事。这则青春的记录,告诉我们要勇于去开创自己的道路,尽管这条道路充满崎岖和坎坷,只要坚持,同样能够改写不同的人生。

其实,我们的电影也就是这样,只是电影界的东极岛没人愿意去烧掉,即使烧掉了,也很少有人愿意离开。

在时下这个社会,我们需要适应电影商业化的社会需求,投资方要盈利,院方要生存,导演也要生活。我们不排斥甚至是鼓励商业大片的拍摄,毕竟,快节奏的当下,我们急需这样的快餐文化来舒缓我们急迫压抑的节奏,给我们的心灵做次减压和熨烫。当然,我们更多的渴望是一些导演对这种具有传承文艺片的固守。尽管我们有冯小刚,有张艺谋,有陆川,有王家卫,毕竟他们做的还远远不够……

对于方励的下跪,你可以理解为对电影的坚守,但是这样的坚守没有了底线,更没有底气!这样的坚守非但没有意义,更会贴上一层道德绑架的标签;这样的坚守不会让我们的电影回到正确的轨道上,会更加偏离航线,会更加畸形发展。

用下跪的方式促进院方的拍片,促进票房的增长,就好比用嫖娼的方式促进经济增长一样,我们得到了应有的虚荣满足,却制造了道德的荒凉。

下跪是可悲,更可悲的是大腕们一窝蜂的盲目支持,这样的支持在他们看来是有想法,在我看来却是个笑话。为什么只有在下跪事件出来以后他们才表现出对文艺片的支持?就好比已经射了进去,才想起避孕措施一样,这不是亡羊补牢,更像是马后炮。

犹记得,贾樟柯在采访中把《三峡好人》的公映称之为“拿内地市场的票房殉情”。殉情,一个悲壮的词,像伤残的食指,像不加糖的苦咖啡,说出来,流着泪。

很庆幸,我们还有这样的悲壮!《推拿》《闯入者》……,有悲壮说明还有希望……

我坚信,中国的文艺片肯定会有明天,只是明天有点遥远;

我希望,固守者能继续固守,围观者能多点行动上的支持。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从《百鸟朝凤》看中国电影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utyvrt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