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论语》讲堂留影47

《论语》讲堂留影47

作者: 饮酒扬波 | 来源:发表于2023-09-18 03:34 被阅读0次

2023-9-18 四十七课

古文经典交流学习群 郭老师

郭志强,1996年毕业于河南大学历史系 ,中学高级教师,曾任《中学政史地》编辑部主任。

3.7 子曰:“君子无所争,必也射乎!揖让而升,下而饮,其争也君子。”

语音整理
我们今天继续来共同学习论语八佾篇第七章。 
子曰:“君子无所争,必也射乎!揖让而升,下而饮,其争也君子。”
在这一章里,孔子以射箭比赛为切入点来论述君子之争要讲礼。
我们知道,儒家思想它有一个重要的特点,就是强调谦虚、礼让,反对那些无礼的不公正的竞争。孔子在这里所说的君子无所争,这个争指的就是争斗,而不是合理的竞争。而合理的竞争呢?是应该有秩序的,有法则的,这才是孔子所提倡的争。
我们回到文本上,在这一段的一开始,孔子就说,君子没有什么可与别人竞争的事情,就是“君子无所争”。那么如果有,那一定就是比赛射箭了。在比赛的时候都相互作揖谦让,然后才上场,那射完以后呢?还要登堂喝酒,这就是一种所谓的君子之争。
这里这个“射”呢,原意就是指射箭。射,六艺之一,也是儒家所倡导的,所谓君子必须具备的六种技能之一。在这里指的就是古代的射礼,他和这个战场上士兵射箭打仗不一样。根据这个“大射礼*”的规定,就是两个人一组相互作揖,然后登堂进行比赛射箭,射完以后再相互作揖,退下,各组都射完以后再作揖登堂饮酒。
注意这个“揖让”。“揖让”啥意思呢?就是通过作揖这种形式来相互谦让。那“升”呢,指的是登堂,因为这个射箭,为了便于大家观赏,一般都在一个高台上举行,所以先是“让而升”,射完以后要“下而饮”。要从这个高台上下,那无论是上还是下,都要通过作揖来表示谦让之礼。所以,最后给予一个总结。君子虽然无所争,如果有所争,那肯定就是射箭,所以这种竞争,它也是君子之争。
所谓的君子之间的竞争,那就是合理的竞争,公正的竞争,公平的竞争,有法则有秩序的竞争。那么,孔子之所以能够提出这个谦让的观点,实际上就是因为春秋时期人们逐渐没有了谦让的精神,诸侯之间进行了争霸战争,周天子也失去了天下共主的地位,从而呢,社会上出现了礼崩乐坏的情况。那么孔子通过这种君子之间的竞争,实际上是对统治者进行一种劝诫。通过儒家思想的传播与实行,让社会秩序逐渐回复到西周时期的状态。

〔注〕古代射礼有四种,一是大射,天子诸侯卿大夫之间的射箭运动会;二是宾射,贵族相互之间,朝见聘会之时,以射箭会友;三是燕射,贵族于平常娱乐之时行之;四是乡射,行于平民社会,以习射艺。

张居正直解

争,是争竞。射,是大射之礼。升,是升堂。饮,是饮酒。孔子说:“有德行的君子,他心平气和,与人恭逊,无有争竞。求他有争竞处,必也观之于行射礼之时乎!盖射有中者,有不中者,中有多者,有少者,胜负相形,似乎有所争也。然观其将射之初,则三揖三让而后升堂。既射之后,则与那同射的人,都下堂来,胜者却揖那不胜者使他升堂,自取爵盏,立饮罚酒。射礼之行如此。是虽有胜负之相较量,然自始至终,雍容揖逊,是其争也,乃君子之争,非若小人专以血气相尚,而为角力之争也。夫以射才有争而其争又如此。

李零讲解

孔子说,君子没什么可争,如果一定要争,恐怕就要算射礼了。射礼既是礼仪活动,也是体育比赛。体育比赛,总有一争,就算“友谊第一,比赛第二”,也还是要比一比,赛一赛。比赛要讲游戏规则,公平竞争,fairplay。这样的争是“君子之争”。

这段话,过去有两种读法,一种是把“必也”断在上句,作“君子无所争必也,射乎揖让而升下而饮”,一种是像这里,连下句为读。这里,我们不取前说,道理很简单,《论语》中带“必也”的句子很多,除去这段话,还有六个例子:《雍也》6.30、《述而》7.11、《颜渊》12.13、《子路》13.3、13.21、《子张》19.17,每个例子,都把“必也”放在句首。它是用来表示,假如一定要怎么样或非什么不可,那就只能是什么什么,或如何如何。

揖让而升下而饮”,应作一句读。“揖让”,是打躬作揖,互相谦让。“升”是登堂,“下”是下堂,“饮”是饮酒,这是射礼的三道程序,彼此是并列关系。原文是连读,等于说“揖让而升,揖让而下,揖让而饮”,每一步都揖让,不可断为“揖让而升,下而饮”。那样,就变成登堂揖让,下堂饮酒了。射礼是两人一组进行比赛,射在堂上射,饮在堂上饮。战国时期的画像纹铜器,上面有射礼的场面,就是如此。射礼,每对选手,轮到自己,才登堂,登堂要打躬作揖,互相谦让;射毕下堂,下堂也要打躬作揖,互相谦让;最后,胜者罚负者饮酒,还要登堂,也要打躬作揖,互相谦让。

这种礼让,体育讲,武林讲,军人讲,但文人往往不讲。文人相轻,文人相倾,不是君子之争,而是小人之争。

孙中兴详解

本章谈的是君子的“争”和“让”的问题,并且以“六艺”(礼、乐、射、御、书、数)中的“射”为例。全章的文义十分清楚,甚至很有画面,几乎不需再用白话解释。全句就是以礼让约束射争,看似说“争”,其实要你“不争”。

孔子说:“有德有位的君子平常是不跟别人争东抢西的,唯有在履行射礼的时候!履行射礼开始之前要先让对方,然后才自己登上射箭的台子,射完箭之后大家要一起喝杯酒,表示大家射箭是为了君子之争。”

这里的君子应该是指有位的贵族,因为只有他们才能接受“六艺”的教育,这是贵族的特权。后来孔子把“君子”的意义转到“有德者”。这样“位德转移”之后,举例还是一样的。

“射”在这里不只是一种技艺,或是西方人类学家说的“身体的技艺”。它所要求的不仅是身体上各相关部位的配合,而且射者在心理上,以及和别人竞技的一种社会行为,更要遵守相关的礼仪规范的文化行为。所以“射”是不可以小觑的事(详见《礼记·射义》)。《礼记·中庸》也记载孔子说过类似的话:“射有似乎君子,失诸正鹄,反求诸其身。”《孟子·公孙丑上》也有一段和此章呼应的话:“仁者如射,射者正己而后发。发而不中,不怨胜己者,反求诸己而已矣。”这和《礼记·射义》中的说法类似:“射者,仁之道也。射求正诸己,己正然后发,发而不中,则不怨胜己者,反求诸己而已矣。孔子曰:‘君子无所争,必也射乎!揖让而升,下而饮,其争也君子。’”这种“正己而后发”和“不怨胜己者”都是“射礼”的一部分。

此外《论语》还有四处提到“射”,说明“射”的几个原则:前两处如“射不主皮”(射箭不是为了要射穿靶子)(《八佾篇》3.16)、“弋不射宿”(不能射杀停在树上的鸟)(《述而篇》7.27);一处是达巷党人夸奖孔子“博学而无所成名”,孔子幽默地回答自己要以“射”还是“御”成名,最后决定选择“御”好了(《子罕篇》9.2),隐含着“御天下”的潜台词;一处是南宫适提到后羿虽然以射箭闻名(传说他射下了九个太阳),最后被跟他学射箭的学生逢蒙给弄死(《宪问篇》《孟子·离娄下》),可见光会“射”而己身无德无礼,还是不能保障自己的生命。

孔子除了强调“君子矜而不争”之外,也强调“群而不党”(《卫灵公篇》15.22)。这些都是逆着“争胜”和“人不为己,天诛地灭”的时代潮流,这显然不是资本主义时代才有的罪恶或生活习惯。与其直接谈大家不爱听的“不争”,不如谈大家爱听的“争”,然后引到孔子“礼让”的要求。这是因势利导的教学方法。

至于“让”,孔子强调的是“礼让为国”(《里仁篇》4.13)和“让天下”(《泰伯篇》8.1)这样公天下的大事。 这其实也暗含着以人的“以天下苍生”为念的贤能而不是官二代的世袭身份,也就是后天努力的结果,非祖先的庇荫身份当成治理天下的共主。子贡就夸奖过孔子是“温、良、恭、俭、让”(《学而篇》1.10)而得以与闻国政的。

其实除了“射”之外,君子还是有所“不争让”的事情:“当仁不让于师”(《卫灵公篇》15.36),对团体或天下人有利的事情就应该抢着做,连传统上要求尊师重道的顺序都可以打破,为的就是要做对自己和别人有共利的事。

所以,不管是争还是让,君子都是以公益为念,以天下苍生为念。这才是孔子理想中的君子。这不也就是现代强调的为人民服务的公仆吗?

相关文章

  • 《论语》讲堂留影62

    2023-10-10 六十二课 古文经典交流学习群 郭老师 郭志强,1996年毕业于河南大学历史系 ,中学高级教师...

  • 欢迎关注《论语大讲堂》和《三笑集》

    《论语大讲堂》发表友友们关于《论语》的解读和学习笔记,各抒己见,一起学《论语》。 《三笑集》发表友友们关于儒、释、...

  • 子厚论语讲堂

    语文百群读书会讲座076期 主题:《论语·八佾第三》上 时间:3月29日周四20:00-21:00 主讲:子厚(博...

  • 《论语》日日谈 第47期

    《论语》日日谈 第47期 本章为《论语》:公冶长篇第21期 【原文】 子曰:“宁武子,邦有道,则知①:邦无道,则愚...

  • 论语详解 47

    《论语》详解:给所有曲解孔子的人(47)作者:缠中说禅 子曰:三年学不至,於榖不易,得也。 杨伯峻:孔子说:读书三...

  • 学习《论语》(47)

    子曰:“夷狄之有君,不如诸夏之亡也。” 【译文】孔子说:“野蛮之地都有君臣上下的礼仪,不像中国早已经把君臣礼仪置之...

  • 47/180 论语

    子贡问曰:“孔文子何以谓之‘文’也?” 子曰:“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 译: 子贡问道:“孔...

  • 读《论语》有感

    高中语文老师酷爱读《论语》,还曾多次赴北京听《论语》讲堂,即使在高三那样时间紧迫的情况下还抽出几节课来给我们讲《...

  • 道德讲堂开课有感

    河南长垣 朱利民(2019.3.4) 昨天在众人的努力下,大张庄村《论语》一百公益读书会和道德讲堂成立。按...

  • 【新月《论语》小讲堂】为政篇1

    新月论语小讲堂 学而篇小结1至7 据上次洋洋洒洒一日万言,冒着灵感的小泡泡,写完《论语》学而篇小结,已经足足半个月...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论语》讲堂留影47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utywvdtx.html